2025质量甘肃行 | “甘味”引领全链升级 书写西北振兴答卷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9-16 18:40:32

视频摄制:赵秀娟

  在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甘肃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甘肃市场监管融媒体中心、甘肃新媒体集团每日甘肃网、甘肃省质量协会承办的“质量强省 富民兴陇——2025年全国主流媒体‘质量甘肃行’”活动期间,采访团走进兰州高原夏菜交易中心。金秋九月的清晨,这里一派繁忙景象:满载鲜蔬的货车穿梭不息,搬运工人手脚麻利地分拣装卸,检测人员细致筛查每批蔬菜农残,吆喝声与机器声交织成丰收乐章。作为“兰州高原夏菜”的发源地与核心产区,榆中县依托独特自然禀赋,以品质为基、品牌为翼、科技为驱,让这颗“甘味”蔬菜从西北小城走向全国餐桌,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也为“质量甘肃”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榆中高原夏菜的“品质密码”。地处黄河上游的榆中县,海拔1500-3000米,土层深厚且有机质含量高,黄河水灌溉保障充足;温带大陆性气候带来充足日照与大昼夜温差,不仅让蔬菜积累更多干物质和糖分,赋予其色泽鲜亮、口感甜脆的特质,更使病虫害发生率降低30%以上,从源头减少农药使用,筑牢“绿色安全”根基。

兰州榆中高原夏菜:“甘味”引领全链升级 书写西北振兴答卷_fororder_q

装袋的蔬菜 摄影 赵秀娟

  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榆中县从“源头”严控品质。坚持“优中选优、特中求特”,紧盯市场需求推广适销品种,引导菜农按绿色、有机标准种植;构建“县—乡—村”联动的质量监管体系,在兰州高原夏菜交易中心等关键环节设专业检测岗,对每批蔬菜开展农残检测,确保农药残留例行检测及日常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截至目前,当地已有25个蔬菜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8个产品获有机农产品认证,“二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数量持续提升,切实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兰州榆中高原夏菜:“甘味”引领全链升级 书写西北振兴答卷_fororder_e

装袋的辣椒 摄影 赵秀娟 

  品牌赋能,让榆中高原夏菜实现“好货卖好价”。过去,菜农单打独斗面临“销路难、价不高”困境;如今,榆中县聚焦“甘味”品牌建设,整合资源打造“榆中高原夏菜”区域公用品牌,统一标准、统一渠道,同时培育“榆中大白菜”“兰榆康源”“兰园百合”等系列品牌,累计形成2个“甘味”区域公用品牌、8个“甘味”企业商标品牌,榆中芹菜、莴笋等4类蔬菜还获评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依托甘肃省“甘味”农产品省级推广平台,榆中高原夏菜迅速打开全国市场,以榆中为核心区的兰州高原夏菜更跻身全国三大“北菜南运”基地,品牌估价达58.99亿元,“兰州高原夏菜”“榆中菜花”等地理标志产品享誉全国。

兰州榆中高原夏菜:“甘味”引领全链升级 书写西北振兴答卷_fororder_r

装袋的白菜 摄影 赵秀娟

  科技创新则为产业发展破解瓶颈、拓宽空间。针对高原夏菜长途运输保鲜难题,榆中县累计投资4.2亿元,实现20个乡镇农产品仓储保鲜库全覆盖,建成116家蔬菜(含百合)保鲜库,静态贮藏能力达16万吨,形成西北最大“北菜南运、西菜东调”产地型集散中心,鲜菜经预冷、分拣、恒温配送,货架期大幅延长。同时,当地创新推广全膜双垄三沟旱作栽培技术,突破海拔2000米种植禁区,建成7万亩冷凉蔬菜基地,并通过“春提早、秋延后”设施种植模式,将传统“靠天吃饭”变为标准化生产,让黄土旱塬变身“四季菜园”;更与中国农科院、甘肃农大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发冻干蔬菜、脱水蔬菜等精深加工产品,推动产业从“卖鲜菜”向“卖价值”升级。

兰州榆中高原夏菜:“甘味”引领全链升级 书写西北振兴答卷_fororder_w

搬运工人分拣装卸 摄影 赵秀娟

  “未来,我们将继续围绕质量强县目标,稳步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开拓高原夏菜产业‘前展后延强中间全产业链发展’4.0版。”榆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高原夏菜已成为榆中农民增收的“致富菜”,随着产业链不断完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这一西北黄土地上的“绿产业”,正以更强劲的动能“蔬”写生态农业新篇章,为西北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榆中方案”。(文 海悦 魏婷婷)

编辑:王奇英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