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外国人“闹”元宵 多彩文化共享团圆
2025-02-12 17:28:08来源:环球资讯广播编辑:陆龙天

  闹花灯,是中国很多地区庆祝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在湖南长沙县金井镇,元宵节这天,人们最爱玩的是滚灯车,这是一种可以推着跑还能自己转的灯笼。长沙县滚灯车作为独特的民俗自明朝传承至今,是该县大型庙会、闹元宵的必备节目,也是长沙市第一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外国人“闹”元宵 多彩文化共享团圆

吴逵建老人给留学生Smile讲授如何制作滚灯车

  这个元宵节,湖南工商大学尼日利亚籍留学生Smile来到金井镇,跟着长沙县的吴逵建老人一起学做滚灯车,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外国人“闹”元宵 多彩文化共享团圆

尼日利亚籍留学生Smile推着自己亲手做的滚灯车

  编扎好内灯、外灯,在竹架上添上花朵、绑上彩绳,套入木架固定……一个滚灯车就此成型。Smile在灯面上写下一个“福”字,他说,元宵节了希望大家都福气满满。

外国人“闹”元宵 多彩文化共享团圆

尼日利亚籍留学生Smile写下了“福”字

  滚灯内部装有灯火,通过滚动球体使灯火保持不灭,就像‘福气’就被‘滚’了出来。只要推动滚灯车把手,木轮滚动,摩擦木板旋转,上面的整个花灯也就旋转了起来,八面灯屏旋出色彩斑斓的圆环,书法与红梅在风中翩跹。Smile说,这看起来像是中国魔法!

  我非常高兴能来到这里,亲身体验这款灯的制作过程。作为一个外国人,我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体验,能够看到滚灯车是怎么制作的,而且我也做成了。 我非常希望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来金井镇,体验一下滚灯车。

  来自匈牙利的商人帝汉尼生活在天津,他对元宵节的理解也和“灯”有关。

外国人“闹”元宵 多彩文化共享团圆

匈牙利商人帝汉尼喜欢吃什锦味道的汤圆,每一口都是惊喜

  那些五颜六色的灯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当然现在我对元宵节有更深的理解,元宵节不仅仅是享受欢乐和庆祝的时刻,更是家庭团聚和传统文化传承的象征。

  美国人杜维明目前定居在苏州,因为喜爱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他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多年,四十年来他搜集了很多中国老物件,其中很多就跟元宵节有关。杜维明还把搜集到的灯笼专门布置了一个展厅,供大家参观。

外国人“闹”元宵 多彩文化共享团圆

六悦博物馆馆长杜维明说,灯笼展厅布置好了,就等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来了。

  我收集很多中国的老物件上,都会雕刻元宵节人们拿花灯或舞龙的场景,这是中国民俗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也收集了很多不同的灯笼,一到元宵节我们的灯笼展厅就有很多人。今年我们还会组织猜灯谜的活动,很多人都很期待。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张珺竹刚刚新婚,她的丈夫是中国人。她说,今年元宵节,她会和中国的亲朋好友一起庆祝,她的丈夫提前给她介绍了不少元宵节的知识。

外国人“闹”元宵 多彩文化共享团圆

印度尼西亚留学生张珺竹今年要在哈尔滨过元宵节

  我知道汤圆象征着团圆和幸福,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食物;其次是赏花灯,很多地方会举办灯会,展示各种精美的花灯,非常热闹。还有猜灯谜,这是写在灯笼上的谜语,猜中谜底会有小奖品,既有趣又能增长知识。此外,一些地方还有舞龙舞狮和放天灯的习俗,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来自斯里兰卡的商人晋兰加这几年一直在中国做生意,生意好、心情也不错。采访时他告诉记者,今年,他要和朋友同事一起过元宵节。

外国人“闹”元宵 多彩文化共享团圆

晋兰加和斯里兰卡朋友一起赏花灯

  我的中国朋友喜欢芝麻花生味道的元宵,我最爱巧克力味道的。今年元宵节我还是和家人一起做元宵,邀请我公司的斯里兰卡同事一起来,大家一起看花灯,吃元宵,过一个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的元宵节。

  来自孟加拉国的学者加力布在中国学习生活已经二十年了,他现在是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跨文化交流与“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每逢佳节倍思亲,他说,每年元宵节吃汤圆,他就会想起老家的一种食物。

  中国每年过元宵节,特别是在南方,有一种特殊的甜品,是叫汤圆。其实我们孟加拉国也有类似的甜品,我们叫奶球,所以每次在中国过元宵节,我就会特别想我老家奶球的味道。

  加力布说,孟加拉国与中国同处亚洲文化背景之下,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共通之处。在中国过节,也让他对“团圆”这个词所蕴含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外国人“闹”元宵 多彩文化共享团圆

孟加拉国学者加力布

  “团圆”的力量可以让大家一起去面对困难、问题和压力,中国古人的这种哲学和智慧,我觉得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 | 魏宇晨、王洹星、庄媛心、曹菲、李媛

  供图丨受访者

  签审 | 魏郁

  监制 | 蔡耀远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