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不仅迈入百亿票房俱乐部、成为中国影史上首部票房突破100亿元人民币的电影,更在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全球影史票房榜上不断刷新名次。
在席卷中国各地影院后,“魔童”哪吒继续以“超燃”之姿进入全球视野,在海外赢得大批观众和专业影评人的高度评价,票房口碑双丰收。
自2月13日起,《哪吒2》正式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上映,并于2月14日起登陆美国、加拿大各大院线。
△2月13日《哪吒2》官方发布全新的海外版海报
根据国际评分网站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的数据,《哪吒2》开分达8.1分,截至北京时间2月14日零点,评分已经涨至8.3分,显示出全球观众对影片的高度认可。
△美国互联网电影资料库官网2月14日截图
不少国外的社交媒体博主在看过《哪吒2》的国际版预告片后,纷纷直呼“太棒了”“等不及”“绝不会让你失望”。
预告片看起来棒极了!动画也很好。我很喜欢预告片里展现的哪吒的性格,我等不及想要了解更多,我绝对会去看第一部的。
结尾的战斗场景是我在电影中见过的最好的,简直太疯狂了。我想我差点哭了。
我很喜欢这个概念,以人为本,人定胜天。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看看这部电影,这电影太棒了!不管你是老年人、中年人、成年人、青少年甚至是小孩,这部电影都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海外博主哈德的短视频截图
在正式上映前,《哪吒2》已在美国点燃了一波观影热潮。影片发行方透露,《哪吒2》预售火爆,上座率达90%以上,一票难求。
多位在2月12日观看电影点映场的美国观众认为影片“画面精致漂亮”“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哪吒2》太棒了,无论是电影特效还是电脑动画制作水平,真是太漂亮了,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
《哪吒2》的动画效果非常好,电影让我笑中带泪,也感到一丝伤感。看完电影后,我对中国古代神话产生了浓厚兴趣。神话故事通过动画形式,让现实生活中的人产生共鸣,这是非常棒的。
△洛杉矶观众盛赞《哪吒2》(社交媒体截图)
美国洛杉矶好莱坞中国剧院工作人员莱茜·诺尔表示,《哪吒2》让更多美国观众有机会了解中国文化,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在澳大利亚,《哪吒2》的火爆也远超预期。据了解,悉尼点映首场IMAX场次开票即“秒空”。尽管后期IMAX排片从一场增加到了三场,但就连悉尼市中心高达65美元的IMAX躺椅票也迅速售罄。
△社交媒体截图
由于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暂无排片计划,有不少影迷在看过预告片后在网上“喊话”,期待影片早日在自己的国家上映。
《哪吒2》在海外的热度也引起媒体、业界和学者的广泛关注。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哪吒2》给中国电影业带来了好消息,影片证明了中国电影业正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而不是靠西方电影公司来制作基于中国民间传说的电影。
△《纽约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英国广播公司认为,《哪吒2》展示了中国制作的电影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变得具有竞争力。报道还援引互联网电影资料库的评论称,这部影片不仅展示了中国动画崛起后的强大力量,还展示了中国传统神话在当代社会中的无限可能性。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截图
《华尔街日报》称,电影以新鲜和令人兴奋的方式重述了古老的传说,对年轻观众更具吸引力,并展现了中国人的文化自豪感。
△《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截图
《综艺》杂志认为,影片中“传统神话与现代价值观的碰撞”是吸引全球观众的核心。
△《综艺》杂志网站报道截图
日本动漫产业从业人士金子学表示,《哪吒2》的成功,证明中国电影在质量和市场两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这有利于电影产业的成长壮大。
中国动画电影技术的提升让人感到惊叹,特别是三维动画电影方面,整个画面的精美程度达到了全新的境界。同时,观众审美水平不断提升,他们越来越能体会到影片的精彩部分,这也对电影制作起到促进作用,电影质量也随之提升。
澳大利亚南澳大学高级讲师詹姆斯·卡尔弗特更期待中国动画和电影产业能以《哪吒2》为契机,为全球市场带来更多独特的文化内容。
《哪吒2》已经成功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目光,我非常期待能看到后续作品,让这种高水准的故事、剧情深度、细节打磨和艺术表现力成为一种稳定的输出。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教授裴开瑞认为,《哪吒2》在海外反响热烈,标志着中国动画产业已具备更强的全球竞争力,也为未来中国动画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新的可能性。
像《哪吒2》这样的中国动画电影非常有特色,而奇幻的动画类型、影片的节奏和制作标准等,又让西方观众感到熟悉。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观众和中国观众都很容易接受。
△《哪吒2》官方海外版海报
《哪吒2》票房奇迹的背后,既有国内顶尖动画团队的全力托举,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伴随着“哪吒”脚踏风火轮“冲出”国门,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中国动画“走出去”,还有为中外文化交流架起桥梁的使命。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所说,一部部走出国门的中国电影之所以能为中外交流架起新的桥梁,为世界看中国打开新的窗口,根源在于中外经贸、文化和民意交流的强烈需求,也表明在全球化过程中,各国都能在开放与合作共赢的环境中实现各自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