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月球正背面样品全球首次同时展出
2025-04-02 17:09:06来源:环球资讯广播编辑:王雨晴

  由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4月1日起在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本次展览为期2个月。

  展览上,月球正、背面样品全球首次同时展出,百余幅历史图片展品集体亮相。

月球正背面样品全球首次同时展出

嫦娥六号返回器和嫦娥六号降落伞 

  此次展览以“科技+科普、成就+文化”为主线,围绕工程历史背景、研制历程、主要成就、未来任务等,系统展示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以来,走出的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

  参观完整个展览后,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感叹道:“月球背面的样品和月球正面的样品在同一个展厅相近的位置进行展示。全世界没有,只有中国有。”

月球正背面样品全球首次同时展出

嫦娥五号月壤样品

  此次月球正面、背面样品全球首次同时展出,包含月壤岩屑、粉末。其中正面样品是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的1731克月壤样品中的一部分,是人类首次获得的月表年轻火山岩区样品。背面样品则是嫦娥六号返回器带回的1953.3克月壤样品中的一部分,是人类首次获得的月球背面样品。

  相比嫦娥五号样品,嫦娥六号的月背样品颜色略浅、堆积密度更小、颗粒来源也更为复杂。

月球正背面样品全球首次同时展出

嫦娥六号月壤样品

  在展览现场,回忆起中国探月工程20年走过的路,吴伟仁表示:“我们是起步晚,但是我们起点高,采用了最新的技术。我们发射次数少,但是我们成功率很高,全世界一共进行了100多次探月,成功率不到40%,我们是连续成功实现了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每一次都成功。我们国家投入少,但是我们产出很多,获得了一系列世界上首次的成果。”

  吴伟仁说,中国探月工程20年国际合作亮点频出。中国推动数据成果共享、科学技术共研,广泛开展技术级、载荷级、分系统和多层级国际合作,开创了航天国际合作新局面。

月球正背面样品全球首次同时展出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  魏宇晨 摄

  他透露,在月球探测方面,还将发射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其中,嫦娥七号预计在2026年前后发射,准备在月球南极着陆,将对月球南极环境和水冰资源进行勘察探测。“这个南极就是真正的南极了。我们在可能有连续100多天光照的地方实施着陆。着陆过后,我们还要去探测水的存在,我们要在很深的月坑里进行探测、化验,最后得出结果。如果能够看到月球上有水,我认为那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嫦娥八号预计在2028年前后发射,将开展月面科学试验和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验证。吴伟仁说:“嫦娥八号也是准备在南极着陆,主要在月球南极建设我们的通信系统、能源系统。在月球上就地取材,利用月壤能够打出第一块砖来,为我们以后建设月球科研站提供重要的支撑。”

  记者 | 魏宇晨

  摄影 | 康 毅、 张 宇、 魏宇晨

  签审 | 李 琳

  监制|蔡耀远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