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中国”展区连续第八次亮相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阮佳闻):当地时间3月31日至4月4日,被誉为“世界工业贸易晴雨表”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在德国汉诺威会展中心举行。该展创立于1947年,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工业展会之一。
今年展会的主题依旧是“为工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聚焦人工智能、能源转型、绿色制造等前沿科技,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0家展商参展。
人工智能无疑是各大展馆的热门关键词。众多参展企业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生产制造、工业自动化、机器人、能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直观展现出人工智能如何提升工业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并助力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此外,氢能技术、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等议题也成为焦点,反映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趋势。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主办方、德意志会展公司董事会主席约亨·科克勒告诉记者,除德国外,中国常年是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与会参展商数量最多的国家,很高兴看到中国对该博览会的浓厚兴趣:“今年,我们再次迎来了众多中国展商。很明显,中国是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参展国,无论是参展企业数量还是展出面积,都是如此。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国展商开始以独立展台的形式参展,展示他们在智能制造、数字化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这对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整体竞争格局是非常有益的,也充分展现了中国工业和制造业的实力。”
本届展会上,中国展商的表现依旧亮眼,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绿色能源等多个行业。许多中国企业带来了融合人工智能、自动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创新解决方案,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最新技术突破。
德国亚太商会协会董事总经理阿尔穆特·罗斯纳指出,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德国企业可以从中国的基础设施和合作伙伴关系中受益:“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具备极为优越的条件。例如,全球十大顶尖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和大学中,有九所位于中国。因此,对德国企业来说,在中国这些关键领域建立业务或寻求合作伙伴至关重要,这样才能从中国的专业知识中受益。”
德国汽车专家托马斯·凯福认为,中国企业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的亮相越来越专业,所展示的技术非常吸引人:“中国企业的技术与展会主题高度契合。展会的核心议题正是未来几年工业界关注的方向,而在某些领域,比如环境技术、电动出行和智能交通,中国已经远远领先于德国。这意味着,通过合作,德国企业将受益匪浅。所有大型企业都希望与中国合作。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不仅技术更先进,而且应用落地速度更快,已经有许多实际案例可以借鉴。”
值得关注的是,“投资中国”展区今年连续第八次亮相汉诺威工博会,通过主题日展示、重点产业集群交流、企业路演等系列活动,向全球企业介绍中国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广阔的投资机遇。
多位与会嘉宾认为,中欧在传统制造业、绿色能源、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存在广阔合作空间,双方企业深化合作、共促产业升级,将有助于推动全球工业向更加智能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德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厄梅尔·萨欣·加尼尤苏福格鲁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德国有机械基因,擅长制造非常精密的机器;中国有数字基因,而且有很强的商业意识,两国各有所长,加强交流与合作可以实现共赢:“中国在数字化方面具有极强的优势,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息息相关。而德国则擅长制造高质量的产品。如果我们能将强强联合,未来一定会取得巨大成功。我认为,秉持和平合作战略的中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视为重要合作伙伴。与中国的合作不仅对德国,对许多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机遇。”
施耐德电气全球高级副总裁阿里•哈吉•弗拉吉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深耕中国38年的企业,施耐德电气在本地研发、生产,积极融入并深度参与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动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今年中国预计实现5%的经济增长,这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中国市场庞大且充满活力,这给施耐德电气带来机遇,让我们能够为市场发展贡献力量,并推动行业向前发展。我们希望通过提供解决方案,紧贴市场需求,为这一增长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