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法律共9章,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可以用千呼万唤来形容,一直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要专门制定这样一部法律?其意义何在?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创新愈加成为各国重塑竞争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尖端武器”。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支生力军,民营经济如何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释放出巨大潜能,尤为值得期许。
人形机器人跳着秧歌亮相春晚、国产AI大模型横空出世、国产3A游戏征服世界玩家……一段时间以来,几家民营科技企业吸引了世界目光,也让浙江杭州意外成为“网红”城市。有人将这批科技新锐冠以“杭州六小龙”之名,并探讨为何杭州能催生这么多勇于“不走寻常路”的高科技企业?
民营经济大放异彩,绝非偶然现象,离不开其所扎根的深厚土壤。众所周知,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已深深刻在了企业基因里,加上当地政府一贯注重打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营商环境,所以浙江民营经济才能源源不断迸发出惊人的创新创造活力。
浙江只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民营经济在我国已经形成相当规模、占有很重分量,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很多权威数据和生动案例都印证了这一点。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不过,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确遇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损害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正因为如此,党和政府才会反复用“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来表达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正因为如此,才需要用法律的形式,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民营经济又迎来了频频暖风——
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近日,我国公布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强调“非禁即入”“一单尽列、单外无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还将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为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进一步扫清障碍。
此次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有效做法确定为法律制度,有助于巩固改革成果,回应各方关切,提振发展信心,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营造有利于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是我国改革开放和民营经济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事件,必将激发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和报国热情,激励他们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丨己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