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斯·伊甫琴科是俄罗斯汉学家、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俄方院长,中文名叫易福成。他于2023年获得首届兰花奖“友好使者奖”。这份荣誉不仅肯定了他多年来推动俄中文化交流的努力,也与他对中文的热爱密不可分。
易福成在接受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文教育是俄中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关键,也为促进两国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易福成是一位“中国通”,一口流利的中文,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俄罗斯人。他研究中国的道家与儒家思想,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国思想史、语义学等方面都富有见解。
易福成:比如天人合一、上善若水。对于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行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易福成热爱中文,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后开始学习中文,后来到北京大学学习古代汉语专业。在他看来,语言不仅是一种符号,还具有一种能够让陌生人互相认识和理解乃至产生信任的神奇魅力。
易福成:你会乐在其中,会对这种语言非常喜爱,觉得非常有意思、非常有收获。在这种情况下,你不会觉得很累、很难,发自内心地觉得非常快乐,这是最关键的。
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元宵节活动
2007年,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成立,这是莫斯科第一家孔子学院。作为孔子学院俄方院长,易福成亲历了该院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全过程。孔子学院不仅致力于中文教学,还开设有中国历史、地理、建筑等各种课程。
易福成:我们每个星期周二都要喝茶、品茶,每周两次学习太极拳。我们学习民间文学、地理、环保、民俗……还有中国传统的建筑史和建筑风格的讲座等等。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中文背后的文化,一直是易福成关注的问题。他致力于高水平本土教材的研发,主编的自学手册等教材被俄罗斯广泛采用,深受俄罗斯中文教师和学习者的好评。
易福成:我们编写了自己的教材,教学法变得越来越成熟,大家对我们的教学方案基本上都比较认可。我觉得我们整个中文教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23年,易福成获得首届兰花奖“友好使者奖”。
在易福成看来,孔子学院不仅教授中文,还传播中国文化,介绍更广范围的知识,这是孔子学院在俄罗斯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易福成:我们在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学生之间开展交流活动。他们的兴趣不同,对学习中文的目标不同,我觉得把他们结合在一起,共同讨论各种各样的、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话题,真的非常有收获。
易福成表示,目前俄中关系稳步发展,两国在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都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合作,语言沟通在这其中无疑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中文,毕业之后从事俄中两国经贸和人文交流工作。
易福成:最关键的是学生的功劳,不是我们的功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提倡学生自学,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他们做得非常好,现在他们有的在中国学习、有的在中国一些大公司工作、有的从事外交工作、有的在俄罗斯从事中文教学和历史研究等等。
在中国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期间,易福成也见证了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人民的创造力令他赞叹不已。
易福成:中国变化很大,在更全面、更平衡、更和谐地发展。它主要是把人的因素考虑进来了,觉得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应该“天人合一”。发展也离不开人,离不开普通的老百姓,这是非常有创造性的态度。
目前,孔子学院已发展成为俄罗斯社会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和当代社会的重要窗口。易福成希望今后能够持续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俄中两国文化和民间交流。
易福成:要编写更好的教材,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一些哲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也应该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希望能够把这两大文化拉得更近、结合得更好,为两国的发展和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