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5月13日,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连日来,多家外媒关注了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之间展开的积极合作。
美联社、法新社、《纽约时报》、德国之声网站、路透社、美国广播公司等媒体均报道了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举行,以及中拉合作有关情况。
德国之声网站截图
德国之声网站的报道说,多位拉美国家领导人和官员到访北京参加会议。近年来,中国加强了与拉美国家的合作。三分之二的拉美国家加入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还是巴西、秘鲁和智利等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经济学人》网站截图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网站的文章报道说,贸易是中国与拉美尤其是南美之间的重要合作纽带。大多数拉美国家现在从中国进口的产品越来越多,从电动汽车到太阳能电池板。中资企业也在南美投入大量资金,除了矿业和农业等传统领域,还延伸到电信、可再生能源和电力等领域。
《亚洲时报》网站截图
《亚洲时报》网站近日刊登了俄勒冈州立大学教授约翰·鲍登撰写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当我在 2018 年去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时,我注意到了一些我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中国汽车,听说了一些以前从未听说过的汽车品牌。如今,中国汽车已经占到智利汽车销量的 40%。受益于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秘鲁钱凯港有望成为南美洲太平洋一侧最大的深水港。在全球多极化发展的背景下,贸易流动和资本投向已突破西方主导格局,这为世界经济格局的均衡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编译丨魏郁
签审丨刘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