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天津    |    直播·视频     |     热点专题    |     数字天津 
“津牌”科技展品吸引全球目光
2025-06-26 09:43:57来源:天津日报编辑:赵春晓责编:王悦阳

  原标题:新质生产力成热议焦点 “津牌”科技展品吸引全球目光(图)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在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天津展区内,帕西尼感知科技带来的多维触觉人形机器人等受到与会者关注。 本组照片 记者 孙立伟 摄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新领军者村嘉宾云集。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 

“津牌”科技展品亮相。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参会嘉宾在新领军者村内交流。

  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的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新质生产力”不再是停留在脑海里的抽象概念,而是化作可触摸的科技实体和可验证的产业路径,在论坛现场掀起阵阵热潮。这股以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为内核的生产力新浪潮,正以破竹之势重构全球产业逻辑,为经济增长勾勒出充满想象的新图景。

  参会者热议新质生产力

  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议焦点。“人工智能+”“人机协作”“科技赋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词,展现出推动产业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强劲潜力。

  在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天津展区,一系列“津牌”科技展品吸引了全球目光,引得参会者纷纷驻足体验。

  全球首款“多维触觉+AI(人工智能)视觉”双模态灵巧手尤为引人注目,单手就集成了1140个多维触觉传感单元,能实时解析接触面的材质、温度和纹理。

  一套集成了全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创脑机交互系统也引发围观,其神经信号采集精度国际领先,可实现神经功能障碍疾病的诊断,也可以控制外部设备群,帮助患者达成运动意图。

  在一款人形机器人前,香港路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力君详细询问产品细节,并与企业工作人员互留联系方式。他坦言,自己对视觉控制机器人技术尤为关注。这类技术通过摄像头捕捉动作,操作人员可直接以肢体动作操控,其核心在于算法成熟度、硬件与算法的匹配度,以及低时延的数据传输能力。

  “新质生产力要对原有技术进行深层次提升,将科技融入日常应用场景。未来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需要全行业在硬件研发、算法优化、场景落地等方面协同发力,同时要兼顾技术创新与生态链建设,唯此才能推动机器人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吕力君说。

  新技术重塑经济增长逻辑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加速发展。这些技术在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正催生大量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重塑全球经济增长逻辑。

  “人工智能会持续带动科技创新,而每个领域的科技创新又会反过来支持人工通用技术的创新。这对城市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在一场分论坛上,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刚说,“这实际上为城市构筑了通用的人工智能战略资产,同时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和生产效率提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员、世界经济论坛董事会成员朱民也表示,自己对中国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充满信心。在他看来,在未来的18到24个月间,就会有更多“深度求索”这样的产品出现,其应用会大规模移植到各种不同的产业和场景,通过提升生产力“做大经济蛋糕”,带动居民收入提升。

  香港智港云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运年强调,新质生产力是中国从传统生产力向科技驱动型转型的标志,未来高端制造、大数据等领域需强化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应用,创业者应探索“AI+”在具体产业中的降本增效路径。

  企业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如何为企业创造机遇?从传统制造到跨国巨头,不同主体正以实践给出答案。

  天津迅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锁告诉记者,作为传统仪器仪表行业,公司借助AI算法、物联网等技术,已从传统工业和贸易计量拓展至更多新场景。谈及企业实践时李红锁说,公司已完成产品数字化改造及生产线、园区工厂的信息化升级,以适应非标定制需求,实现高效准确交付。2025年,公司计划营收同比增长25%,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项目。

  “当前,中国经济处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转型期,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双碳’目标、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霍尼韦尔提供了广阔的机遇。”霍尼韦尔智能建筑科技集团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陈延表示,霍尼韦尔以安全、效率和可持续为核心竞争力,持续加码技术创新,“在天津的研发团队已经成为我们全球研发网络中重要的一部分。天津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我们的软硬件技术和产品首先应用到自身运营里,取得了很好的节能降耗效果。”

  从科技展品到产业实践,新质生产力正推动全世界在效率提升和场景创新中深入发展。这场始于夏季达沃斯论坛的讨论,或许正是未来十年产业变革的序章。(记者 胡萌伟 本组照片 记者 孙立伟 摄)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