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连续两次洪峰过境侵袭的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目前供水供电已全面恢复,道路清淤也完成超过90%。榕江大利侗寨距离县城5公里,本次受灾较轻,捆扎竹扫把是当地传统技艺之一,这两天,在村里的统一组织下,大伙儿赶制了300多把竹扫把支援清淤,帮助县里完成最后的难点场地清淤工作。
早上9时,记者来到榕江县城旁的大利村,看到村口堆放了很多竹扫把,大利村党支部书记杨波告诉记者,这批扫把有300多把,是头一晚村民们自发上山砍竹子,连夜捆扎制作的。
杨波招呼着村民,抓紧时间装车把扫把运往县城,前几天两次洪峰过境,杨波都奔赴一线参与突击救援,在发现垃圾清理的问题后,他主动联系了相关部门,了解到清淤现场确实存在扫把等工具的缺口后,赶紧回村和大伙儿商量。侗寨的村民很多都会制作扫把的技艺,大家知道后都积极参与赶制了这批竹扫把。记者跟着杨波往县城赶,路上他说这些天全村很多志愿者都在县城忙碌着。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大利村党支部书记 杨波:我们得知县城里面被洪水淹没了以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一起支援救灾。大家很愿意,我们一个广播就把全村都召集起来了,有车的出车、有力的出力。
竹扫把质地软硬适中,相比于铁锹等工具更适合清理淤泥。顾不上吃饭,杨波赶紧带领村民往附近的古州老街赶,这里地势低洼,是比较难以清理的清淤点。大家用扫把将淤泥堆积在一起,很快将这个路口的淤泥清扫干净,接下来洒水车还要过来冲刷路面。
杨波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另一个清淤点也缺人手,杨波带着几位村民机动支援。他告诉记者,村里由党员带头,群众自发参与成立了一支100人的清淤突击队,还有40多台农用三轮车,分成3个清淤组,正协助社区街道,完成最后的清淤工作。
目前,榕江县城供水、供电都已全面恢复,抢修队伍重点进行排查堵漏等工作,城市清淤也逐渐接近尾声。在大利村,大家还把自家的民宿都提供给救援队伍,解决他们的临时住宿难题。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大利村党支部书记 杨波:把咱们侗寨的民宿全部打开,免费让救援人员入住,只要整个县城早日重建家园,早日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
(总台央视记者 王晨 李志贵 贵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