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深观察丨“欧洲自主”短期内能实现吗
2025-07-19 20:59:33来源:环球资讯广播编辑:胡君颜

  近期,法德英三国围绕防务问题密集互动。

  当地时间7月17日下午,英国首相斯塔默在唐宁街会见德国总理默茨,这是默茨今年5月出任德国总理后首次正式访问英国。

  双方在会晤前签署了《英德双边友好与合作条约》。按照英国广播公司的说法,这是二战结束以来,英德之间签署的“最大条约”。而这份合作文件的重头是防务。

深观察丨“欧洲自主”短期内能实现吗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截图

  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也对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期间,马克龙强调法英对欧洲安全担负特殊责任,两国将持续提升双边军事合作水平。

  然而,专家分析认为,“欧洲自主”概念虽好,但短期内难以实现。

  “友好条约本质是大规模军备合作计划”

  根据英德签订的合作文件,双方承诺建立一个正式机制,即“高级官员每年开会协调外交、安全和国防政策”,以应对敌对国家、外国干涉和混合威胁。

  条约规定,两国“在对方遭受武装攻击时,应相互援助,包括采用军事手段”,这是对彼此在北约的承诺的重申。

  此外,双方同意加强欧洲北部和东部防务,并联合生产和出口国防装备,具体项目包括德国国防初创公司斯塔克将在英国开设工厂,将在未来十年内联合生产“拳师”装甲车和“台风”战斗机,以及研发深度精确打击导弹。

深观察丨“欧洲自主”短期内能实现吗

英国《独立报》报道截图

  德国《柏林日报》地缘政治版主编西蒙·蔡斯分析指出,条约的潜在影响值得警惕。

  蔡斯:“从英方表态来看,这份听起来冠冕堂皇彰显团结的友好条约,本质是一项大规模军备合作计划,将产生深远影响,并改变安全政策的整体格局。这意味着未来将长期追加数十亿欧元的军费开支,并令人遗憾地持续拱火俄乌冲突。”

  就在默茨访问英国前,法国总统马克龙本月8日率先开启对英国的国事访问。

  10日,英国首相斯塔默和马克龙举行联合记者会时表示,英法双方已签署《诺斯伍德宣言》,首次明确双方将就各自独立的核威慑力量进行协调。

  斯塔默称,作为欧洲的核大国,英法提供了约40%的欧洲国防开支,对欧洲大陆的安全负有独特的责任。

  此外,两国宣布组建最多5万人的法英联合部队,预备未来派驻乌克兰“维和”。

深观察丨“欧洲自主”短期内能实现吗

路透社报道截图

  法德英三国领导人密集互动讨论防务问题究竟为何?

  美联社、路透社、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报道称,三国签署防务类型的合约,标志着在欧洲大陆面临威胁以及美国盟友不确定性的当下,欧洲三大强国之间加强了合作,试图寻求自保。

  分析称,对英国首相斯塔默来说,与巴黎和柏林的“背靠背协议”表明欧洲非正式“E3”集团的轻微激活——伦敦、巴黎和柏林在移民、国防和战略竞争方面进行更紧密的协调。

深观察丨“欧洲自主”短期内能实现吗

《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分歧和矛盾考验三国政府

  尽管英法德此次高调秀团结,但多年来因英国“脱欧”、非法移民、捕鱼权等问题罅隙不断,如今三国仍存在结构性矛盾。此外,如何平衡对美关系并解决利益分歧,将考验三国政府。

  在防务问题上,法国寻求“欧洲战略自主”的愿望更加激进;而德、英则相对更看重“跨大西洋关系”。

  援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近日,美国提出通过北约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计划,德国和法国显现立场分歧。德国表示,将在这一计划当中发挥“关键作用”;法国则主张欧洲国家购买“欧洲造”武器,因此拒绝加入美国的计划。

深观察丨“欧洲自主”短期内能实现吗

RBC-乌克兰通讯社报道截图

  而在所谓的欧洲“核威慑共享”问题上,虽然德国总理默茨支持英法发起的这项计划,但德国国内对欧洲“核威慑共享”存在较大争议。

  据美国《政治报》报道,当前德国执政联盟当中的社民党就反对这一计划,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寻找美国的“替代方案”。

深观察丨“欧洲自主”短期内能实现吗

美国《政治报》报道截图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分析认为,英法如果进一步协调其核威慑力量,对于欧洲来说,带来的更多是冲突对抗的风险。

  对一些欧洲国家来说,始终担心来自俄罗斯的核威胁。但在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以后,一旦美国不再对欧洲国家作出核安全方面的承诺,欧洲必然在核力量上有自主发展。

  从长期来看,欧洲地区可能会出现一场新的核军备竞赛,这将给欧洲安全带来更多风险因素。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