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4日,加沙停火谈判再生变,以色列和美国相继宣布,退出与哈马斯的停火谈判。就在外界认为加沙停火指日可待的时候,为何形势急转直下?这是在谈判中施压的惯用伎俩?还是以色列和美国找了个借口,甩锅谈判失败的责任?
召回团队可能是战术施压 而非谈判破裂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子昕:虽然以色列和美国突然召回在多哈的谈判团队,还指责哈马斯缺乏谈判诚意,但结合当下情况,美以此举更可能是谈判施压战术与国内政治需求相结合,并不意味着加沙停火谈判彻底破裂。
哈马斯希望永久停火 以军欲保留军事主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子昕:哈马斯和以色列在停火立场上有明显分歧。哈马斯坚持在协议中写明,停火期满若未达成永久停火协议,相关方要阻止一方恢复军事行动,这其实是希望外部国际力量加大干预,实现长期停火;以色列则始终拒绝承诺永久停火,这是右翼执政联盟的共同立场,也是内塔尼亚胡短期内难以突破的关键原则。此外,哈马斯最新提案要求进一步释放与2023年10月7日行动相关的巴方武装人员,这样的要求可能引发以色列反弹。总体而言,哈马斯想借协定终结战争,以色列则要保留军事主动权。
“以压促谈”是美以应对哈马斯的惯用策略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子昕:从美国角度看,公开指责哈马斯缺乏诚意,是想把谈判破裂的责任推给哈马斯,塑造其阻挠和平的形象,以此施压。回顾过往,以色列和哈马斯停火谈判中,向哈马斯施压迫使其软化立场的战术多次出现,“以退为进、以打促谈”是美以应对哈马斯的惯用策略。同时,当前以色列国内政治危机加剧,右翼执政联盟破裂,内塔尼亚胡需巩固执政联盟团结,这促使他在谈判策略上做出调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子昕:当前停火谈判尚未完全破裂,斡旋方仍在行动,美以谈判团队召回大概率是技术性暂停。当事方回应都为未来对话留了窗口,但各方坚持既定立场,谈判仍处于僵局,达成最终协议还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