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日前宣布,7月议息会议决定维持联邦基准利率不变。而此次会议中有两位美联储理事提出不同意见,受到外界广泛关注。
《纽约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另有数据显示,美国2025年二季度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3%。分析指出,这份成绩单背后却“暗藏玄机”。无论是美联储内部的分歧,还是“表面光鲜”的经济数据都与美国的关税政策脱不了干系。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截图
“美联储不会因特朗普施压而降息”
此次美联储议息会议之所以备受关注,因为美国总统特朗普于7月24日罕见造访美联储总部,这是近20年来美国现任总统首次正式访问美联储。
《金融时报》称其为“极不寻常”的举动。此次访问被外界视为特朗普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施压降息的重要信号。
面对巨大压力,鲍威尔7月31日在议息会议后的记者会上坚称,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绝大多数成员看来,当前的美联储的利率政策“没有抑制美国经济增长”,适度限制性的货币政策在当前是“适当的”。
《金融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近期,美国政府已陆续与英国、欧盟、日本等贸易伙伴就关税达成了初步协议,但在鲍威尔看来,相关谈判的进展尚不足以对美联储政策决议构成“足够影响”。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有可能在拖慢经济发展的同时推高物价。在此背景下,是支撑经济增长,还是遏制通货膨胀,这让美联储难下判断。
《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截图
美国消费者金融服务公司首席金融分析师格雷格•麦克布莱德认为,美联储需要时间和更多的数据对未来的形势进行评估。
经济基本面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现在应该降息,通胀仍然高于预期,经济仍然在增长。但是问题是,你必须要预测未来的情况,几个月后经济形势会如何?劳动力市场会放缓多少?通货膨胀和关税会发生什么?因为这里面有太多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只是想要更多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获取更多的数据来评估。
格雷格•麦克布莱德
回顾美联储今年以来的历次议息会议,都是维持利率“按兵不动”的状态,但是最新一次议息会议上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负责美联储监管事务的副主席米歇尔•鲍曼和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均投下反对票。
此二人均由特朗普任命,他们主张美联储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认为通胀已得到控制,二人倾向于在此次会议上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
这是自1993年底以来首次出现两名美联储理事同时在投票中表达不同意见的情况。美联储前副主席罗杰弗格森认为,美联储内部分歧已经开始显现。
《纽约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美国二季度经济数据表面光鲜却“暗藏玄机”
就在美联储公布新一期利率决议的前几个小时,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美国2025年第二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3.0%,扭转了第一季度萎缩0.5%的局面。
然而,这个看似美丽的增速背后却“暗藏玄机”。美国海军联邦信用合作社首席经济学家希瑟·朗认为 ,第二季度的GDP达到3%的水平,是由于在第一季度美国进口了大量的商品。
希瑟·朗
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报告显示,净出口为二季度美国GDP贡献了5个百分点。这与第一季度净进口拖累美国GDP近4.7个百分点“如出一辙”。而导致美国前两个季度经济犹如“坐过山车”的直接原因,正是“关税政策”。
有分析认为,第二季度的数据可能夸大了经济的健康状况,因为进口下降是增速改善的主要原因,显示关键消费需求的指标正以两年半以来最慢的速度增长。随着企业和消费者努力应对持续的贸易战,经济或将表现出疲软的迹象。
尽管美国近期宣布已达成多项贸易协议,但经济学家指出,美国的有效关税率仍处于193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之一。
《金融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经济学家预测,2025年上半年美国经济的实际增速低于1.5%,并预计下半年表现平平,全年增长或仅为1.5%甚至更低,远低于2024年2.8%的增速。
路透社报道截图
美联社财经记者乔希·博克认为,短期内美国貌似在关税方面获得了好处,但从长远来看未必如此。
我们不知道这个状态能持续多久,因为这些关税最终可能还是由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承担。制造业的工作可能也不会回来。所以,我们仍处于初始阶段。现在看来好像是在关税方面取得成果,并不意味着从长远来看会是胜利。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陈濛
记者丨李严
编辑丨王洹星
签审丨邹浩宇
监制丨关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