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参加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文艺汇演 “小海豚”唱响津味原创作品
日前,在武汉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中,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凭借充满津沽文化韵味的原创作品《我们是天津娃娃》,赢得了评委认可,征服了观众。
从无声世界到音乐殿堂
“这些孩子最小的5岁,最大的13岁,既有训练多年的‘元老海豚’,也有今年初刚加入的‘萌新’”。被孩子们亲切地叫做“桃子老师”的天津市残疾人文艺体育训练指导中心的王艺陶向记者介绍。作为全国较早成立的听障儿童合唱团之一,小海豚合唱团已走过十年历程。从最初的几个孩子到这次参加演出的数十名团员,他们用坚持与努力证明了“听力障碍不应成为追求艺术的阻碍”。
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每四年举办一届,本届首次以“汇报演出”形式会聚全国30余省市的32支代表队、2075名演职员,是名副其实的“大舞台”。小海豚听障儿童合唱团作为天津的代表之一,将原创作品《我们是天津娃娃》呈现给观众,节目融合太平歌词、天津快板、笛子演奏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童声演绎展现了津沽文化魅力与听障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当天津元素遇见天籁童声
谈及《我们是天津娃娃》的创作灵感,王艺陶回忆说:“节目征集的时候特别强调地域特色与正能量,我们便决定讲述‘小海豚’自己的故事。”主创团队将天津多元文化巧妙融入作品:开场后,童声演唱后以太平歌词形式引入主题,将传统曲艺与现代音乐结合;中间穿插的八段天津快板,用特色曲艺形式讲述合唱团十年成长历程;间奏部分笛声与快板呼应,宛如海河畔的市民对话。“我们特意邀请盲人笛子演奏家毛镝老师操刀创作并参与演出,让不同艺术形式碰撞出火花。”王艺陶说。
最打动人心的是孩子们突破自我的训练过程。“让听障儿童唱准音调曾是公认难题,但通过十年科学训练,有一部分孩子已经能展现非常优美的音色。”天津市残疾人文艺体育训练指导中心的肖玲是小海豚合唱团创始人之一,她见证了合唱团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为呈现最佳效果,我们挑选了音准和音色突出的孩子担任领唱并献出动人歌声。”
《我们是天津娃娃》的各个细节上都体现着主创和关心“小海豚”的各界人士的用心。舞台上孩子们身着的演出服经过特别设计,“这是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王氏手绘盘丝传统服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郁从霞特意为孩子们设计的,从服装到盘扣一针一线都是纯手工制作。”肖玲介绍,“我们的‘海豚家族’取得的成绩,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群‘小艺术家’正以自信的笑容与清澈的童声,向世界展示着新时代残疾青少年的精神风貌。”(记者 丁晓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