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的纪念大会,有五万多名各界群众在现场观礼,如何让大家都能体验到最佳的观礼效果,这对临时观礼台的设计搭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纪念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指挥部工程建设部生产管理组组长 潘浩:观礼人员是50558席,要求所有观众都能看到长安街。
纪念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指挥部工程建设部转运调度组组长 畅江:必须搭成梯形,按照现在的设计和人数的排布,为了让每个人都看到,高区后边的观礼台达到了5米。需要多个模块拼装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同时还要保证可以运输,可以快速安装拆卸,还得保证结构的安全。
极致计算观礼台施工时间 减少对游客影响
然而这些对于施工团队来说还算不上真正的挑战,他们面对的最大困难是时间。因为临时观礼台是广场上占用面积最大的建设工程,如果长期占用广场进行施工,将会对各地来京的游客造成影响。
潘浩:每年暑假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学生、游客到北京会比较集中。如果这个时候把广场封闭进行施工的话,游客买了火车票、飞机票到了北京,突然发现进不去广场,那一定会非常非常遗憾,所以一定要把对群众的影响降到最小。
通过反复推演测算,最终施工团队将临时观礼台的搭建时间和拆除撤离时间都压缩到了极致。
潘浩:搭建的时间给了48个小时。希望能够保证第二天早上天安门广场就正式开放,拆除时间只给了12个小时。
北京建工集团总承包部专项任务项目经理 孙博:我们对整个过程进行了将近两个月反复地拆解、计算,才能保证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