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暑期里我市多个非遗项目针对青少年群体展开培训 非遗技艺传承“从娃娃抓起”
刚刚过去的暑期里,我市多个非遗项目针对青少年群体展开培训,一群热爱传统文化的津门少年与非遗技艺亲密接触,让人们看到非遗传承的希望。
以老带新传技艺
初秋的夜晚,当记者来到北辰区刘园祥音法鼓训练基地时,灯火通明的屋里站满了人。训练开始,手持鼓、钹、铙等传统乐器的十几位青少年列成两队相向而立。敲击声响起,节奏铿锵有力。“腰要挺起来”“打击的动作要舒展开”,刘园祥音法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玉新,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动作。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刘园祥音法鼓已有200多年传承历史。乐队表演时使用鼓、钹、铙、铛铛、镲铬5种乐器,按乐谱进行五声打击乐演奏,再配合单打、轮打、合打等套路与动作,表演场面气势磅礴。
训练的队伍中,5岁的袁浩鹏敲起铛铛认真又投入。“这是我的小外孙,他从小学习,现在已经能跟上节奏了。法鼓、高跷这类非遗技艺的传承就得从娃娃抓起,激发孩子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兴趣。”刘玉新说。
为了持续推动青少年传承,每逢寒暑假这里都会开设免费培训班,由“老人”教授演奏技法并指导武术动作与队列配合。“暑期集训是每周四天练习法鼓,三天练习高跷。孩子们都很棒,能够坚持参加训练,也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刘玉新说。
13岁的沈子舜练习法鼓和高跷已有六年,能够熟练掌握多种技巧。“练习法鼓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传承技艺。参加暑期培训我感觉进步很快。”沈子舜说。
年逾七旬的该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田文起,每天晚上都来这里坐一坐。“很多老技艺面临传承难题。虽然难,我们还要努力教好孩子,让他们把技艺传承下去。”田文起说。
暑期集训练真功
暑期里,每到周六、周日,范梓明、赵雨晨、邓皓轩、闫涵等十几位少年就会聚集在河北区望海楼街金兆园小区的小关公议高跷老会所,在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志泉的指导下练习高跷。
小关公议高跷,是河北区的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因其阵容强大、行当齐全、技艺高超,曾享誉津门。“我们学的是‘武高跷’,动作幅度大、有难度。翻滚、劈叉等技巧要勤练习才能掌握。我们几个都是同学,几年前偶然看到王爷爷指导小学生练习高跷,因为喜欢就加入进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一代青少年的责任。开学我就高三了,但只要能抽出时间我还会坚持来练习。”队长范梓明说。
“技艺要传承,就得靠这些年轻人。‘腿子功’不是一天两天能学会的。这几个孩子跟着我练了好多年,一点点培养起来。技艺传承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了。”王志泉说。
东丽区文化馆青少年暑期非遗传承活动之一的长祥高跷夏令营,日前在军粮城小学结束。25天里,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长祥高跷代表性传承人张勇,指导80个孩子集中练习高跷技艺。
张勇说:“平时我们每周训练一次。这次夏令营利用暑假集中训练了一些技法,孩子们提升很快。非遗技艺要想有好的传承,需要从娃娃抓起。”(记者 刘桂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