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我国已完成7类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优化工作
2025-09-15 10:24:1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陆华宇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目前,我国已完成血管介入支架、人工器官、植入式心脏节律管理器等7类医保医用耗材的分类优化工作,将逐步解决医用耗材“识别难、区分难、管理难”等问题,提升了医保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水平。

  长期以来,医用耗材产品命名缺乏统一标准,企业自主命名空间较大,致使市场上出现部分不同规格、不同功能的产品共用同一名称,而部分本质相同的产品却拥有多个名称的现象,对医保的精准支付和基金监管,以及医疗机构的耗材招标采购增添了难度。

我国已完成7类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优化工作

  为此,国家医保局2024年11月正式启动“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修订。目前已完成分类优化工作的7类医保医用耗材包括:血管介入支架、血管介入球囊、非血管介入支架、非血管介入球囊、吻合器、人工器官、植入式心脏节律管理器。

  此次医用耗材分类优化工作尊重支持创新,助推产业发展。例如,植入式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是心脏起搏领域的革命性技术,它可通过微创方式经静脉植入心腔内,具有无切口、无囊袋、无导线的优势。本次分类调整将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单独分类,充分关注了技术创新,为传统起搏器多次感染、上腔静脉通路缺失、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我国已完成7类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优化工作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项目组负责人 翟梦媛:我们的修订工作一直是广泛地去邀请临床的专家参与,重视临床所关注的一些产品特征,确保分类结果能够紧密地契合临床诊疗的实践,有效去减轻临床操作和管理负担。

  在国家医保局的指导下,上海等地区已率先落地7类医用耗材新数据库,其他省份也在加快推进新数据库的应用工作。

我国已完成7类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优化工作

  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 邓文艳:形成自上而下的、标准统一的医保耗材编码体系,推动医保业务编码标准统一、数据规范统一、经办服务统一,促使代码招标、代码采购、代码结算成为现实,为医用耗材价格监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台央视记者 杨阳 龙晓勤)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