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事务》杂志近日刊文指出,美国决策层普遍存在一种错误认知,即所谓“中国旨在取代美国成为全球主导超级大国”。这种对中国的误解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对华政策走向,导致美国当前的政策过度依赖军事威慑和经济脱钩等手段。然而问题在于,这种对中国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外交事务》杂志网站文章截图
文章说,仔细审视中国所阐述的目标,就会发现一幅截然不同的图景:中国并非一个试图大幅扩张实力并重塑国际秩序的修正主义国家。相反,中国将更多精力集中于应对国内挑战,而非扩展其外部影响力。
文章指出,了解中国想要什么的最好方法是倾听其领导人和媒体机构所阐述的主张和愿望。在中国对自身及其利益的描述中,并没有“成为地区甚至全球领导者”的野心。
文章注意到,中国的领导人经常呼吁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寻求取代美国成为全球主导大国。9月初,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明确表示,该倡议旨在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中国的立场始终明确且一以贯之——其核心目标便是推动多边主义。中国在联合国等多边机构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也是其自身经济增长,以及美国退出这些机构的结果。
文章指出,与中国所倡导的理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外交政策话语中充斥着“对全球至高无上地位的追求、对美国不可或缺性的强调,以及对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的执着”。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美国两党高层均一致认同美国应追求全球首要地位。现任总统特朗普,尽管他声称希望重新定义美国的全球角色,但其行动——例如通过加征关税和威胁施压迫使长期盟友让步——依然表明他始终将世界视为美国必须且应当主导的舞台。
《外交事务》杂志网站文章截图
文章最后指出,有效与中国打交道需要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而不是美国两党政策制定者假想的中国。了解中国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意识到其目标远没有大多数美国政策制定者认为的那样具有扩张性、对抗性或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中国正在向世界明确表达其诉求,如果美国希望有效与中国互动,最好的方式就是认真倾听。
编译|李琳
签审|王昆鹏
监制|刘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