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9月19日未能通过继续解除对伊朗制裁措施的决议草案。中国、俄罗斯等4国对继续解除制裁投赞成票,美国、英国、法国等9国投反对票。
与此同时,英、法、德等国试图启动对伊朗“快速恢复制裁”机制。伊朗方面9月19日晚表示,英法德此举是“非法、不合理且挑衅的”,伊朗保留做出适当回应的权利。
伊核协议参与方英国、法国、德国8月28日通知联合国安理会,以伊朗违反这一协议为由,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根据该机制,即日起,如果安理会未能在30天内就继续解除对伊朗制裁通过决议,联合国对伊朗的相关制裁将恢复。
1 制裁恐临近 伊朗如何应对?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副所长秦天接受总台环球资讯专访时认为,伊朗势必会采取反制,但其选择空间相对有限。
◇ 目前的情况下,伊朗可能要考虑退出国际军控领域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伊朗走上研发核武器之路的可能性并不高。
◇ 军事层面的反击:如2019年、2020年伊核问题局势紧张之时,伊朗可能在波斯湾袭击航运船只或打击美军在中东的军事目标。
但今年6月以伊冲突已令伊朗实力受到一定损耗和削弱,难以形成实效。伊朗陷入了“必须反击,却缺乏有效手段”的两难境地。
英国政府网站发布三国有关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的声明
2 伊欧互动 难言积极
接下来,伊朗同英法德三国及相关国家仍有一周左右时间进行外交磋商,恢复对伊制裁能否避免?
对此,秦天表示,欧洲“铁了心”执意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伊朗延期启动的诉求恐难实现。
从整体上看,当前伊欧双边关系持续恶化,双方距离各自期待仍有很大距离。
伊朗多年来一直在做欧洲的工作,希望欧洲在涉伊问题上发挥独立于美国的作用。但事实上,无论是美国对伊制裁,还是今年6月以伊冲突问题,欧洲均与美国、以色列立场一致,甚至对美以的做法持“乐见其成”的态度。
因此,伊欧近期互动难产生积极效果。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网站刊文
3 未来一周 最为关键
秦天认为,未来一周仍是关键窗口。
◇ 欧伊就快速恢复制裁机制的协调仍在做最后努力,但难度极大。
因欧洲提出延迟制裁的前提条件,包括伊朗恢复与美谈判、完全恢复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这些条件伊朗难以完全实现,且未来一周内达成相关事项的希望渺茫。
◇ 整体时间紧迫,未来能否扭转目前严峻的事态还需“事在人为”。
记者:樊梦
后期:樊梦
签审:李修莉 刘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