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洛杉矶奥运会周期的首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在日本东京落下帷幕。
奖牌榜上,美国队仍以16枚金牌(26枚奖牌)高居首位。
中长跑传统强国肯尼亚在女子马拉松、女子一万米、女子1500米以及男子3000米障碍等中长距离项目中夺魁。
2025年东京田径世锦赛奖牌榜前十位(世界田联官网截图)
在田径名将里,美国的奥运冠军莱尔斯实现了男子200米的世锦赛四连冠,复刻了传奇人物博尔特当年的壮举。
美国女子4x100米接力队上演世锦赛三连冠,也使奥运冠军杰斐逊-伍登成为本届赛事唯一的“三金王”。
瑞典的杜普兰蒂斯,第14次打破了男子撑杆跳的世界纪录。
女子竞走奥运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西班牙运动员玛利亚·佩雷斯,继2023年世锦赛后再次包揽20公里和35公里两枚金牌。
世界田坛的格局,似乎维持了基本的面貌。
但不可忽视的是,作为新周期的首届世锦赛,本届赛事的“意外”也都足够“意外”。
集“意外”之大成的就是男子马拉松。
这个长期由肯尼亚、埃塞尔比亚等国运动员统治的项目,这两国选手在本届世锦赛上居然无人进入前10名!
夺冠的坦桑尼亚运动员辛布,成为该国史上首位田径世锦赛冠军!
更具有戏剧性的是冠军诞生的方式:比赛最后阶段,德国人彼得罗斯处于领先位置,但辛布最后10米突然加速;彼得罗斯冲刺时失去平衡,两人几乎同时撞线;通过终点摄影确认,辛布以0.03秒的优势获胜……
经过42.195公里的较量,最终以类似于百米冲刺的方式决出胜负,还必须以科技手段辅助判决——东京世锦赛的男子马拉松比赛必将载入田径比赛的历史!
而女子马拉松,同样是通过最后冲刺决出冠军!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男子1500米的较量里。
在最后时刻5人冲刺的大混战中,葡萄牙的纳迪尔从第5名的位置上成功逆袭,在终点线前力压英国选手怀特曼夺冠——冠亚军的差距,只有0.02秒!
马拉松和中长距离项目如此,具有指标性意义的“田径运动皇冠上的明珠”——男子百米,同样如此!
从未在世界大赛里获得该项目奖牌的牙买加运动员塞维尔,力压状态不俗的莱尔斯等一众名将,以创造个人最好成绩9秒77的方式夺得了这枚金牌!
这是自2016年里约奥运会以来牙买加运动员首次在该项目世界大赛里摘金,打破了近年来美国选手的垄断地位,为短跑项目带回了一丝关于博尔特的回忆……
本届世锦赛的诸多“意外”,在充满戏剧性和历史意义的同时,并非没有客观原因。
这个季节的东京,天气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温和高湿。
男子马拉松比赛就是在气温超过30摄氏度、湿度超过70%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的。结果导致多达22名选手退赛,其中就包括今年东京马拉松冠军、埃塞尔比亚的塔德塞-塔克勒和乌干达的世锦赛卫冕冠军基普兰加特等人。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排在第一位。
在田径这样直接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项目里,“天时”对运动员状态、特点以及策略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它公平地挑战所有人,无论奥运冠军还是“无名之辈”……
同时,过去两个奥运周期以来,田径运动的世界格局就一直处于变动和重组的过程中。
博尔特、法拉赫等相关项目的长期“霸主”先后退役,留下的巨大真空还在等待后来者填补。
此外,巴黎奥运会以后,许多队伍和项目都在经历新老交替。无论谁成为“各领风骚”一个时代的新王者,都必将经历这个激烈的竞争期。这一点,没有丝毫“意外”可言。
对中国田径来说,很遗憾,本届世锦赛没有金牌入账。
不过,赵杰、张家乐两位年轻选手在女子链球项目里包揽二、三名,王朝朝的银牌帮助中国队时隔10年再次登上男子20公里竞走世锦赛领奖台,男子4x400米接力队再次刷新全国纪录……一切都让人们意识到:这是一次全新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