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彭博社报道披露了八位西方风险投资家今年7月到中国考察的细节。
这场被他们称为“公路之旅”的行程中,考察团密集走访了多家工厂,与多位企业创始人、初创企业投资者展开深度交流。从美国前副总统到高盛前高管,均被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创新与全链条掌控力所震撼。
彭博社报道截图
报道称,尽管这些投资人早知中国在新能源相关领域遥遥领先,但亲眼目睹如此巨大的差距后,让他们不禁思考,欧洲和北美的竞争对手如何才能快速发展并与之竞争。
曾在高盛和巴克莱担任投资银行家、现任Kompas VC合伙人的塔莉亚·拉斐利表示:“每个人都需要亲自体验这种冲击。”
报道说:一个愈发清晰的现实就是——中国正成为推动低碳转型的最强引擎。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废除前任绿色政策、欧洲陷入监管僵局之际,中国正悄然成为能源转型行业的引领者。
Generation Investment Management董事长、前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指出,中国在能源转型领域的领先地位正促使许多国家考虑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他将美国退出能源转型技术描述为一场“悲剧”。
前麦格理集团董事总经理、现任Energy Impact Partners合伙人的阿什温·沙辛德拉纳特指出,
“此行的所见所闻彻底揭穿了西方对中国实力的误解。”
Extantia Capital合伙人亚伊尔·里姆则表示,其公司打算寻求与中国供应链合作。
数据显示,中国生产全球80%的太阳能电池板、供应了60%的风力涡轮机、70%的电动汽车和75%的电池,且成本均低于西方。同时,中国持有全球75%的清洁能源专利。
彭博社报道截图
巴伐利亚公共政策学院米兰达·施鲁尔斯指出:现实是中国“正在填补美国拒绝气候科学和国际援助所留下的空白”。
考察期间,风险投资家们还注意到中国企业发展的独特模式——初创企业专注于渐进式技术改进,而非颠覆性创新。“他们先从易商业化、可规模化的技术切入,再实现突破性发展,这与西方的做法截然相反。”
考察团既参观了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生产巨头,也探访了固态电池新锐深圳市英克斯科技;在宁德时代,他们目睹了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的12条自动化生产线并行运转。2150资本联合创始人雅各布·布罗感叹:“当你看到这种规模的运营,就会明白差距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