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以来,欧洲多国上空被无人机“疑云”笼罩。
欧洲多国不明无人机事件持续发酵
9日,大量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波军方紧急处置并击落部分无人机。波兰和北约称无人机来自俄罗斯,但遭俄方否认。
22日晚间,丹麦哥本哈根凯斯楚普国际机场因发现多架不明无人机暂停飞机起降约4小时。所有航班均被取消、推迟或备降附近机场。
23日凌晨,挪威奥斯陆加勒穆恩国际机场也因发现不明无人机关闭约3小时。
俄罗斯:涉无人机事件指控毫无根据
针对俄罗斯可能牵涉丹麦和挪威无人机事件的指控,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就表示,如果西方每次都提出类似毫无根据的指控,此类言论终将不再引起人们关注。欧洲多国出现不明无人机事件,这到底反映了哪些问题?对当前地区局势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另外,欧盟打造“无人机墙”计划能成功实施吗?
无人机事件频发反映俄欧安全对抗加剧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所副所长 陈宇:近期发生的无人机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俄罗斯与欧洲的博弈,首先反映出在俄乌冲突长期化、俄与北约对抗长期化的背景下,欧洲安全形势正陷入危险的螺旋式下降。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缺乏缓冲地带,双方都在地缘分裂线的两侧加强部署,开展演习和其他军事行动,这导致突发事件发生频率上升。而这些突发事件又进一步强化了双方的安全焦虑,促使双方进一步强化军力部署,使得擦枪走火的风险不断攀升。
无人机在当代军事博弈中的重要性上升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所副所长 陈宇:其次,这一系列事件也反映出在当代军事博弈中,无人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俄乌冲突中,无人机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俄乌双方都在迅速提升无人机的生产能力。如今,欧洲也认识到了无人机的重要性和优势,正着力提升无人机的攻防能力,并提出了建设“无人机墙”的设想。然而,这一设想面临着诸多障碍。
欧建“无人机墙”面临经济政治和技术难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所副所长 陈宇:在经济方面,当前欧洲经济面临一定困难,欧洲又提出了各种强化军备的计划,并要长期援助乌克兰,能否拨出足够资金来建设“无人机墙”,存在疑问。在政治方面,先不说南欧国家和靠近俄罗斯的东欧一些国家对此存在不同认识,即便在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等中间,在建设“无人机墙”方面,谁发挥主导作用、资金如何分配等问题上,目前仍存在分歧。在技术方面,欧洲希望自主建设,但其相关无人机产业链依然高度依赖美国等国家。因此,建设“无人机墙”如同此前欧盟的很多设想一样,从计划到真正变为现实,还有一定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