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逐渐被美国吃干榨尽 台湾该何去何从?(两岸观察)
2025-09-29 20:13:4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胡君颜

  台湾自行车品牌“捷安特”制造商巨大机械公司,当地时间9月24日遭美国海关以涉“强迫劳动”为由,对其在台湾生产的自行车、自行车零配件实施暂扣令。同一天,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接受美国媒体专访时再次表示,台湾包办了几乎99%的高阶芯片生产,有风险管理问题。这不是贝森特第一次提到要将台湾的高阶芯片“去风险化”。在今年8月底时,他就发表过类似言论。

  近年来,美国从迫使台湾开放美牛美猪等农产品进口,到要求高科技产业赴美投资,再到高关税,以及进一步对台湾部分有竞争力的传统产业出手,可以说正逐渐全方面掏空台湾产业、削弱台湾的产业竞争力。岛内存在多时的“疑美论”进一步发酵、上升。

  中时新闻网发布署名评论文章指出,捷安特被扣货,看似单纯的产业摩擦,实则是一记警钟。它提醒我们,在特朗普的交易型外交下,规则可能会被忽视,盟友可以被牺牲,一切都能成为筹码。对台湾而言,当老百姓更担心薪水不够、生活变贵、孩子未来没有保障时,如果政治人物还是只强调台湾必须要继续“抗中、亲美、友日”,台湾民众只会在一次次失望中对未来失去信心。国民党籍台中市民意代表李中指出,美国显然正在设法全方位掏空台湾产业。美国在拿走台湾高科技产业后,接着将目标转移到传统产业。

  美国《纽约时报》22日有报道指出,台湾以半导体产业闻名,但台湾不仅是全球芯片供应链的核心,也是美国主要的螺丝钉供应方。旅美教授翁履中强调,《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也在提醒台湾,“美国政策的出发点永远是美国利益,不会替台湾考虑”。他认为台湾要自己正视问题、调整政策,才不会逐步被边缘化。

  据最新数据显示,台湾“无薪假”人数大增。与此同时,台湾消费者信心指数走低、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也继续处于收缩区间。多位受访专家表示,美国对台叠加高关税等因素正在影响业者对未来的信心,台湾经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在台湾长风基金会9月初举办的论坛“被榨干的台湾:特朗普关税来袭 台湾产业如何求生”上,台湾“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吴大任认为,台湾的很多产品是经由国际供应链分工完成,因此台湾除了受到美国直接关税影响外,美国针对其他经济体的关税也会间接冲击台湾出口产业。更应该注意的是,在特朗普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政策下,以台积电为首的半导体供应链厂商若逐渐加大对美投资,台湾的民间投资力道可能就会因此减弱,影响的会是台湾未来3年到5年的经济增长。

  面对难言乐观的经济前景,台湾业者积极寻求破解之道。近日,台湾工业总会发布“2025工总白皮书”,在两岸政策部分以“避免误判,寻求两岸和平共处”为主轴,提出希望台当局松绑两岸交流、掌握大陆市场变化开拓多元商机等多项建议,在岛内引发强烈共鸣。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日前对此表示,台湾工总的白皮书反映了台湾工商界对当前台海形势的深度忧虑,表达了对民进党当局两岸政策的质疑反对。当前,美国对台加征“20%+N”关税,岛内许多产业、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大陆的广阔市场对他们而言既是脱困的出路,更是存续发展的机遇。台湾时事评论员谢志传表示,两岸加强交流合作对台湾异常重要。通过与大陆企业深化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岛内许多面临困境的企业有望找到出路、实现更好发展。

  面对变乱交织的外部环境,大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部分指标持续改善、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今年上半年,大陆货物贸易进出口共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据台湾地区金融监管机构公布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台湾上市、上柜公司大陆投资获利1156亿元新台币,创历史同期新高。这充分说明,两岸经济合作和融合发展正在持续惠及两岸企业与民众,大陆是台商台企稳定、安全、可为的投资目的地。

  美国滥施关税,挑动全球范围贸易战,威胁的是两岸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两岸同胞理应和衷共济,携手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坚定维护正当发展权益和中华民族利益。两岸完全可以通过深化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共同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壮大中华民族经济。(作者:常滨)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