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四五”期间,贵州、云南因地制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探索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贵州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十四五”以来,贵州坚持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聚焦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贵州正加速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努力形成3个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和3个3000亿元级产业集群;同时,全力推动新能源电池材料、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电池级硫酸锰等新能源相关原辅料产量全国领先。
抢抓人工智能机遇,贵州持续推动数字经济转型发展。如今,全省的算力规模已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贵阳大数据科创城集聚企业超过1300家,全省数字经济增速连续9年居全国前列。
“十四五”期间,工业对贵州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从17.1%提升至36.7%,已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云南:农文旅融合 助推乡村振兴
“十四五”期间,云南立足独特的资源禀赋不断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国庆假日,曲靖土瓜冲村每天迎来上千名游客。这两年,村里把闲置的老房子改造成旅居民宿,设施完善加上“推门见田园”的舒适体验,很快就住满了来自各地的旅居客。
土瓜冲村的发展是云南农文旅融合的缩影。近年来,云南实施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三年行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盘活闲置房资源,拓展康养、文体、研学等新业态,培育联农带农紧密的新型旅居经营主体。同时,当地把文旅发展与培育乡村富民产业结合起来,持续做大鲜切花、咖啡、牛油果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目前,云南全省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超过600万,越来越多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去年,云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50元,同比增长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