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近日表示,由于以色列推迟开放拉法口岸,发自埃及的援助卡车只能绕道前往凯雷姆沙洛姆口岸,在那里接受以方检查后才能进入加沙地带。尽管拉法口岸开放时间一再推迟,有关援助方仍在准备物资,以期第一时间将其运入加沙地带。总台记者近日就走进了一家位于埃及吉萨的援助仓库。
总台记者 张卓雅:在我身后这片看似普通的仓库区里,正汇聚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希望。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桌上,有米、有面、有盐、有糖、有茶叶、有罐头,都是巴勒斯坦人民,此时此刻最需要的生活物资。
在严峻的形势之下,援助的努力从未停止。本月12日,埃及向加沙地带派出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支人道主义援助车队。这支由400辆卡车组成的队伍,装载着食品、医疗物资、燃料等共计9000吨救援物资。
民间慈善基金会志愿者 穆罕默德: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实现所有必需品的自给自足,谷物、食物、大米、意大利面、扁豆,任何东西。厨房需要的一切,包括衣服、食物和饮料。
民间慈善基金会志愿者 优素福:我们参与了此前12个前往加沙救援的车队,当前我们的车队正在前往加沙的途中。我们有大量婴儿奶粉、毯子和食品供应,无论加沙民众需要什么,我们都将尽力满足。
加快提供御寒所需成为人道救援重中之重
除食品短缺外,御寒物资与安全居所已成为当前最紧迫的需求。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9月报告显示,根据卫星图像初步分析,加沙地带共有超过1.9万座建筑受损,约占建筑总数的78%。加快提供过冬装备与容身之所,已成为人道救援工作的重中之重。
总台记者 张卓雅:每年的11月到2月,是加沙地带的冬季,也是雨季,气温骤降,会变得非常的寒冷,而这里的每个人都在和天气赛跑。我现在所在的这个仓库,装着最关键的物资,就是加厚的棉服和被单。这被子刚也帮大家摸了一下,感觉是非常厚实。相信这些物资送往加沙之后,将会为流离失所的人民提供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