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浦海蕊 胡晓薇):11月5日上午,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在上海开幕。来自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宾朋赴约,4000余家境外企业参展,“四叶草”喜迎“八方客”,世界又一度开启“进博时间”。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进博会新闻中心,中外媒体记者共同聚焦开幕式,多名外媒记者接受国际在线专访并分享了他们的进博会“初印象”与中国行“新观察”。
“全球创新交汇点与世界经济中心”
来自喀麦隆国家广播电视台的Christian Blondel Ndongo Abia不仅是首次参与报道进博会,也是第一次到访中国。他对中国城市的国际化与便利化程度赞叹不已,直言这里堪称“经济与技术的天堂”。Abia以计算机智能控制中心与第四代无人机为例,讲述了中国自主创新成果带给他的“无与伦比的美妙体验”。“我认为,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中国是非洲的榜样。通过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我们可以向中国学习从而受益良多。当中国向我们伸出手来,非洲就会紧紧握住,努力跟随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Abia动情地说道。
他最后总结称,“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到如今中国进出口和国际贸易的核心枢纽,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全球交汇点,一个世界经济的中心。”
“与发展中国家共享全球贸易机遇”
“中国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打开了融入全球贸易的大门”,莱索托通讯社记者Majara Rethabile指出,进博会是一次绝对不能错过的机会,向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促进自身经济增长的宝贵平台。此次参会,Majara尤为关注科技创新与医疗卫生领域的动态,他表示,中国在相关领域领跑全球,“中国人民简直生活在未来”。他希望了解是什么支撑起中国“不可阻挡的发展势能”,复制中国模式,并思考如何结合本国国情将中国经验本地化,使莱索托等全球南方国家也能实现“快速发展”的梦想。
“将中国经验带回家”
“安全”是同样首次来华的斯里兰卡僧伽罗语报纸《祖国报》(Mawbima)记者Juwanpullage对中国的第一印象。“这里让人感到很安全,中国是一个和平友好的国家,”他说道,“很荣幸能够参与此次活动,进博会的规模远远超过我曾报道的其他许多国际性展会,覆盖领域广、专业性强,参展人数之众难以想象。”
作为一名外媒记者,Juwanpullage称,他希望能将在中国所见所闻的新技术与发展思路传递给本国的民众及政府官员,搭建交流与对话的桥梁。在他看来,中国便捷的电子支付、丰富的互联网生态、完善的网络监管体系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大量深刻启示,中国的发展模式既充分汲取了增长动能,又避免过度卷入全球化可能造成的某些风险,“不被外部环境干扰自身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等回到斯里兰卡,我要向人们分享中国的智慧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