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国人以四季为笔,以沃土为纸,写就了一部绵延千年的“鲜味”长卷。当湖南耒阳春笋破土而出,当天津桑梓西瓜蒂落瓜熟,当江苏阳澄湖大闸蟹膏肥味美,当重庆奉节脐橙开园上市,人们始终遵循着自然的韵律,在四季更迭中品味“中国味”。国际在线推出“鲜味中国 四季农香”系列报道,以此解锁各地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在四季农香中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秋风拂过江南的碧波,有一片水域因“蟹”声名远播。
阳澄湖,位于“鱼米之乡”苏州的东北部,得益于湖区清澈水质与丰富水草,阳澄湖大闸蟹肉质鲜嫩、蟹黄膏脂丰腴,催生出一个横跨养殖、销售、餐饮、旅游、物流的百亿级产业。2025年,阳澄湖大闸蟹直接产值45亿元左右,相关产业链达到350亿元,预计全年产量约1万吨。
“今朝要唱顾家郎,大学毕业返家乡。”2009年,大学刚刚毕业的顾敏毅然背起行囊返回家乡——阳澄湖镇清水村,决心带着乡亲,创建自己的品牌。
起初,顾敏着手提升养殖法——引进科学养殖技术,精准监测湖水溶氧量,搭配轮作水草优化栖息环境,让大闸蟹在更贴近自然的水域里生长,蟹肉的鲜嫩度也随之提升。
科学养殖需要一定成本,单户蟹农难以承担。顾敏便牵头成立养殖合作社,把分散的蟹农聚成“一股绳”——他教大家科学控温、绿色防病,还设计统一的品牌包装,打通直播带货、线下商超的销路。曾经只能在本地售卖的大闸蟹,如今凭着“中欧地理标志”的加持,从阳澄湖畔的蟹塘,走进了全国乃至海外食客的餐桌。
“青背、白肚、黄毛、金爪、壮体”的阳澄湖大闸蟹,是金秋最鲜活的滋味。
如今的阳澄湖畔,生态蟹塘连片延展,物流货车穿梭不息,餐饮、旅游顺着蟹产业链蓬勃生长,近十万乡亲靠着这只大闸蟹,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顾敏这场跨越十余年的匠心坚守,也终在碧波荡漾的阳澄湖畔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它生动诉说着新时代青年扎根乡土、振兴乡村的芳华记事。(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