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入第三天。在本届进博会展会现场,记者遇到了一家瑞典企业,他们首次把企业的高管会开到进博会。
进博会开幕式刚结束,阿法拉伐集团负责人埃里克森就马不停蹄往展台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的他,就被一家美国企业的负责人拉过去逛展。看产品、谈合作,双方一拍即合,15分钟就达成了合作意向。
今年,阿法拉伐已经是第五次参加进博会。为进一步增进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他们今年直接把自己的高管会“开”到了进博会。
阿法拉伐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埃里克森:中国是我们最大的市场,销售额占比超过20%。我希望整个团队能感受中国的活力,并从这里学习。这样当我们讨论未来规划时,对中国发生的事情就能有相同的理解。所以对所有人来说,进博时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周。
高管会上,能源转型和中国的“十五五”规划成了重要议题。为此,他们还特意请来了专家与集团高管们分享,主题也跟“十五五”相关。密密麻麻的笔记、积极的问答互动,但凡涉及中国话题,高管们不想错过任何一条信息。
阿法拉伐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弗雷德里克:这份五年规划中有诸多要素令人振奋,不仅体现在中国国内发展层面,更展现其国际视野。中国正在向世界展示绿色科技领导力,这必将为公司创造新机遇,我们一定会加大投资把握所有机会。
从11月2日抵达中国,浩浩荡荡一行人要在中国停留6天5晚。记者在罗列的一份行程单上发现,至少有两场集体活动是跟“十五五”规划建议相关。
阿法拉伐东北亚区公共事务及市场部副总裁 顾闻:阿法拉伐的2030年规划建议跟“十五五”规划是紧密切合的。如果阿法拉伐希望从2024年底到2030年业绩能够增长1.5倍,“十五五”规划建议是一定不能错过的。
当一家跨国企业的高管们首次齐聚中国,除了感到兴奋和开心,中国速度和效率也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阿法拉伐集团执行副总裁 尼什·帕特尔:最大的区别是中国的节奏很快,思考很快,决策更快。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驱动着创新的步伐。
阿法拉伐东北亚区总裁 唐沐屾:进博会是一个特殊的平台,产业链供应链的许多环节都在这里,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联系到所有这些人。
(总台央视记者 岳群 朱继华 王世玉 蒋勇 谭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