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COP30

COP是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的缩写,特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
COP30就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会议(简称: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北部亚马孙雨林地区的贝伦市举行。大会之前,将举行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会、“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协调会等多场会议。
COP30看点

气候峰会于11月6日至7日率先举行。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团齐聚贝伦,共同探讨通过公平和可持续的方式推进能源转型、森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应对气候危机。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峰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表示,如果没有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是“道德上的失败和致命的疏忽”,他敦促各国迅速采取行动,遏制温室气体排放。
世界气象组织11月6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极端高温的天气特征在2025年持续,2025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第二或第三热的年份(2024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报告显示,2025年1月至8月,全球近地表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平均水平高出1.42℃±0.12℃。温室气体浓度与海洋热含量在2024年已创下历史新高。而根据初步数据,这两项关键指标在2025年仍将继续攀升。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的关键节点,也是协定要求各国提交新一轮、更具雄心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的“交卷年”。COP30 不仅将评估各国在减缓与适应行动中的集体进展,也将决定全球能否把“1.5摄氏度目标”从科学共识转化为务实行动。
此外,巴西总统卢拉6日宣布,启动“热带森林永久基金(TFFF)”并注资10亿美元。该基金由巴西在2023年首次倡议并牵头成立,力图打造成为一个规模达1250 亿美元的基金,结合主权和私营部门的贡献,根据各国热带森林的保留面积向其提供年度激励。
COP30和中国

在9月2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宣布了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目标首次从碳强度控制转为绝对量减排,并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中国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不仅体现了基于产业实力的稳步提升,也展示了实质性的领导力。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实践样本。
中国角将于11月10日至21日COP30大会期间亮相巴西贝伦,全面展示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和成果,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智慧、中国行动、中国方案。
这是我国自2011年设立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以来,连续十三年在国际气候多边舞台构筑国家级展示窗口,标志着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迈向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新高度。
来源 | 总台环球资讯
编辑 | 魏宇晨
签审 | 龚晨
监制 | 蔡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