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全球媒体聚焦 | 英媒:中国成为"清洁电力超级大国" 世界应以开放姿态拥抱变革力量
2025-11-07 07:52:0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磊

  依托强大的制造业与廉价电力系统,中国成为"清洁电力超级大国"。在满足自身需求、超额达成气候承诺之际,还向世界输出成功样本。世界需要并应拥抱中国带来的变革性力量。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近日发布一篇文章称,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规模之大,令世界为之惊叹。截至2024年底,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这一规模几乎是欧美国家总和的两倍。2024年,中国用于建造新型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钢铁产量,足以供每个工作日建造一座金门大桥。

wechat_2025-11-06_234125_620

文章报道截图

  文章分析指出,中国凭借庞大的制造业能力及其廉价的电力,已成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清洁电力的国家。这种能力不仅正在重塑世界能源格局和地缘政治格局,还显著提升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灾难性影响的能力。

  承诺兑现

  自十年前签署《巴黎协定》以来,中国凭借自身能力,已经超额完成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做出的大部分承诺。

  当前,各国尚未实现经济脱碳,主要障碍在于缺乏相应手段,而这正是中国正在着力解决的问题。中国拥有庞大的电力需求,这促使其发展出日益高效的电力生产方式,目前中国发电量占据全球电力供应的三分之一,这又进一步推动了电力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这种低成本优势反过来又刺激了更大规模的能源需求,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中国正以低于煤炭、天然气等任何其他替代能源的价格,向全球市场提供清洁能源。

VCG111601366654

  美欧困境与中国优势

  文章说,中国还积极向世界其他地区分享其绿色发展成果。反观美国现任政府,拒绝可再生能源技术;欧洲则身陷工业空心化困境,选民们也对成本高昂的绿色政策感到不满。然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战场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正在这些国家展现出最大价值。如今,中国通过绿色技术出口获得的收益已超过美国从化石燃料出口中获取的收益,且这一趋势将持续扩大,原因显而易见:可再生能源成本持续走低。

  利益与气候目标趋同

  文章注意到,中国在国内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不断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增加储能设施以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完善电力市场机制、建设长输电线路以及积累各种相关专业知识,这一切正创造着越来越大的价值,并使中国具备了向全球输出的潜力。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国家经济利益与气候责任存在冲突,各国试图享受气候治理的收益,却不愿承担相应成本。现在,中国的经济利益与气候目标正日益趋同。

VCG111602278373

  从全球气候治理视角审视,尽管实现《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的时间窗口已大幅收窄,但大规模部署太阳能与风能仍是遏制气温进一步攀升的希望。价格便宜、丰富的清洁能源将能造福发展中国家数十亿人的生活。

  世界既需要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也应当以开放姿态拥抱这种变革性力量。

  来源 | 总台环球资讯

  编译 | 魏宇晨

  签审 | 龚晨

  监制 | 蔡耀远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