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科学展台上,新一代AVVIGO+血管内超声系统与其配套导管迎来首秀。这套导管刚刚从临港工厂下线,已完成临床报告并提交注册,预计明年量产。而它的前序产品Polaris,则实现了从“进博展品”到“上海制造”再到“全球供应”的跨越。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天将落下帷幕,而这场持续8届的全球经贸盛会所激荡起的浪潮,正在推动着全球供应链的重塑。从“买卖全球”到“赋能全球”,进博会已成为链接中国与世界的开放桥梁,不仅推动本土化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也带动全球研发重心加速向中国前移。
全球供应链离不开中国
在MUJI无印良品展台,2026春夏汉麻新品系列以一场“汉麻大秀”完成全球首发。如果仔细观察它的标签,里面还藏着一条完整的中国链路:黑龙江种植的汉麻在青冈县纺成纱线,经中国青年设计师改良,最终通过本土工厂量产上市。“MUJI已将中国本土取材、本土企划、本土设计、本土生产、本土销售的链路形成完整闭环。”无印良品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堀口健太说。
“在地化”曾是跨国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一大策略,而如今,它已成为一个“必选项”——全球供应链离不开中国,中国供应链的韧性也变得更强。进博会“全勤生”永恒力发现,过去几年间,其零部件本地化率从51%提升至80%,自动化仓储项目年均增长率超过50%;进博会“全勤生”三星持续投资中国,投建全球领先的MLCC工厂、引入OLED显示屏生产线、落户小型电池基地SDI二期项目,尖端产业投资占比近90%,与中国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8届进博会不仅见证跨国企业供应链的本土闭环,也见证从中国到世界的输出——这里能始终稳定地为全球供应链赋能。
本届进博会开幕前夕,达能纽迪希亚无锡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封顶,未来将大幅提升肠内营养混悬液产能。达能中国、北亚及大洋洲总裁谢伟博说,这些产自中国的产品不仅能满足本土需求,更远销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夯实连通全球的供应链。
勃林格殷格翰南昌工厂自去年启动出口以来,已向全球输送23亿羽份疫苗。在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总裁高皓廷看来,“中国不是单纯的生产基地,而是集创新、制造、市场于一体的价值枢纽”。
研发重心也向中国前移
2018年,首届进博会举办时,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2025年,中国经济总量预计约140万亿元。8届进博会,当全球参展商走进来,触碰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国脉搏”,大量跨国企业决定将研发重心向中国前移。
“阿斯利康目前在中国在研管线超过200个,在消化道肿瘤等中国高发疾病领域甚至引领全球临床研究。”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业务总经理关冬梅向记者透露了一组数据。过去几年,阿斯利康正在从“在中国验证”转向“由中国引领”,这正是因为企业看中了中国科研机构的实力、中国专家的智慧和中国的创新速度。她说,阿斯利康正在大范围与中国本土创新药企进行合作,自2023年来已与14家中国本土创新药企达成合作。这意味着,跨国巨头主动将中国最前沿的生物科技力量,整合进自己的全球研发版图。
今年进博会开幕当天,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启用,这是其在德国本土以外的首座战略级海外研发机构。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负责车辆信息技术的夏恪涵坦言,通过中国研发中心,保时捷能直接融入中国快速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显著提升研发周期,进而以更快速度、更精准方式响应中国客户的需求。
不仅技术前移,创意也在前移。今年,阿迪达斯将个性化定制区“创意由你”带到现场,前不久,品牌还在上海时装周展示本土化设计成果。“截至目前,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中,超过60%由本土设计团队打造。”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萧家乐表示,过去一年来,新中式、Future of Style(FOS)先锋运动等系列引发全球消费者追捧,“反向代购”成为新趋势。
在开放中锻造供应链韧性
在“脱钩断链”的杂音中,面对全球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给出的答案清晰而坚定:高水平开放。从某种程度上说,进博会提供一种新的选项:供应链的韧性不在于“自我封闭”,而在于“开放共生”。
波士顿科学就是受益者。进博会上,波士顿科学全球供应链中国副总裁吴秀兰还原了一段“进博故事”。2019年,企业在进博会上首秀Polaris血管内超声系统。2020年,公司总部决定调整5条产品线,其中就包括Polaris的生产线,考虑到中国市场需求,中国区主动向总部提出,可以考虑正在上海试点的医疗器械注册人(MAH)制度,将完整产线转移到上海。2022年,Polaris系统获颁中国药监局的注册证,实现产品“进口转国产再到出口”的身份“三级跳”。
正是由于这段“因开放而获益”的经历,让波士顿科学对“供应链在中国”充满信心,决定在中国建设自有产线。2024年10月,公司临港工厂建成开业,成为其中国区的首个生产制造基地,这就有了开头那个故事——首秀的新一代AVVIGO+血管内超声系统相关导管在临港工厂下线。
在法布劳格物流咨询公司首席专家张芸看来,未来的竞争是供应链生态体系之间的竞争,基于信任的深度协同能极大加速创新。她同时认为,进博会作为“枢纽”的升级,意味着它需要在原产地规则、数字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成为各国政策沟通、标准互认的推进器。
这样的互动正在进博会上发生。今年纽仕兰全球执行总裁罗伊·范登赫克就带着新标准而来,在进博会上全球首发《草饲乳品发展白皮书》,它与刚刚颁布的《新西兰乳品草饲管理标准》一脉相承,“有了足够的沟通交流,才能在开放和协作中锻造供应链韧性”。
纵观8届进博会历程,“中国制造”已升级为“全球供应链基石”,“中国智慧”与“中国设计”日益引领全球研发方向,更以产业生态协同抵御全球供应链波动。进博会不仅见证了全球供应链格局的重塑,更勾勒出全球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