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商业新闻网站“Bne IntelliNews”近日刊文称,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强国,而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更将这一优势推向新高度。
德国“Bne IntelliNews”商业新闻网站报道截图
文章以人形机器人在中国汽车制造工厂的应用为例称,这些“机器人工人”可以全天候工作,无需休息,甚至能自行更换电池。随着部署规模逐步扩大,中国的机器人工厂将重塑制造业。中国相较于西方国家已拥有成本优势,而机器人的应用不仅将大幅削减劳动力成本,更可能使生产效率翻倍。
文章关注到,由深圳一家科技公司开发的数百台机器人,目前已获多家大型汽车工厂采用。这些在研发领域大幅领先的人形机器人投入工业生产流水线,标志着中国引领全球机器人产业进程迈入了新的里程碑。
文章分析认为,这些人形机器人与传统自动化系统不同,其设计理念是直接替代生产线上的工人,而非采用现有的机器人专用生产线。它们能胜任灵活的工厂任务,且几乎无需人工看管。
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是人形机器人首次实现真正的工业化规模化应用,并强调这标志着机器人技术从实验阶段进入了全面集成部署的新时期。与传统机械臂或固定式机械不同,人形机器人能适应多种任务和布局,为制造商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并随着时间推移展现出更优的成本效益。目前,固定式生产线必须经过重新设计改造,才能应对任何设计修改或新车型的引入。然而,这些人形机器人劳动力却能像人类工人一样,被快速、低成本地训练以适应生产线的任何变更,或新零部件的引入。
文章最后说,如今中国不再仅仅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更是正在成为全球机器人生产的核心。去年,得益于采购计划及用于模型训练的庞大数据资源,中国企业贡献了全球超60%的机器人产量。此外,中国新增工业机器人规模超过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中国本土企业在该产业的硬件和人工智能控制系统方面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编译丨王洹星
签审丨王倩
监制丨蔡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