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天津    |    直播·视频     |     热点专题    |     数字天津 
“黄金通道”拓宽升级——记者探访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段)改扩建工程
2025-11-18 09:17:44来源:天津日报编辑:王悦阳责编:魏寒冰

  随着昨天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段)北京方向道路开启封闭施工,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段)改扩建工程启动第一阶段封闭施工,正式进入改扩建施工的实质性阶段。昨天,记者走访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段)改扩建工程现场及市交通运输委,一探京津塘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京津塘高速)未来新貌。

  “升级”八车道 互联互通更便捷

  昨天上午10时开始,京津塘高速(天津段)北京方向道路便陆续封闭。在京津塘高速(天津段)改扩建工程第三标段——北辰区宜兴埠镇北部新区特大桥北段的施工现场,道路两侧已立起围挡,1台旋挖钻机正进行成孔施工,按照设计要求钻出符合施工条件的孔道;不远处,施工人员则在拼接用于桥基施工的钢筋笼。

  指着钢筋笼,招商公路京津塘工程建设管理(天津)有限公司项目现场工程师郎宇辉介绍:“这些孔道大约有60米深,钢筋笼拼接好后,就会吊装进钻好的孔道之中。道路封闭后,各施工单位将根据现场情况陆续开展道路清表、便道修缮等施工,比如,对高速公路两侧护网内排水沟、路肩等处进行杂草、树木清理;在施工点位附近修建施工道路,为后续施工设备、车辆等入场做好准备。这里的进度较快,已经进入桥基施工阶段了。”

  “根据现有天气及施工条件,预计今年将主要集中在桥基和路基的桩基础施工;明年计划开展柱墩浇筑、承台安装、桥梁上部结构及路面施工。整体改扩建施工工期预计为32个月,计划2028年完工。”郎宇辉说,“梯次封闭施工刚开始,考虑到部分不了解情况的司机仍可能驾车来到封闭路段,我们已安排工作人员在现场值守,及时引导、告知。”

  根据最新规划,此次京津塘高速(天津段)改扩建工程,起点位于天津河北界,终点位于塘沽收费站,路线全长约96.8公里。工程采用原位向双侧扩建加宽的方案,将原先的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双向八车道,全线按120公里/小时速度标准设计,项目概算总投资147.1亿元。

  “我们将工程划分了6个标段同时施工。在前期采取多项措施的基础上,我们科学合理地安排建设进度,将工程整体纳入冬季施工范围,全力保障施工按质按量、按照既定方案加快推进。”市交通运输委建设管理处二级调研员刘斌说。

  优化路网衔接 带动沿线发展

  作为中国高速公路的开山之作,也是京津冀地区早期开通的高速公路之一,京津塘高速被誉为京津“黄金通道”,为带动沿线产业集聚、城镇开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调研数据,目前,京津塘高速平均每日交通流量约4万辆,局部路段交通饱和度约70%。经预测,2040年京津塘高速每日交通流量或将达到8万辆,2050年达到10万辆。

  因此,在主线拓宽的基础上,我市也将增加服务区、完善高速公路出入口、推动智慧化改造升级,进一步优化京津塘高速与沿线路网的衔接,不断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推动该线路从运输通道向经济走廊升级。

  “改扩建后,京津塘高速将调整现有武清区杨村出入口,增加匝道数量;同时,根据发展需要还会适时启动其他出入口建设,使沿线城镇直达京津冀更加便捷。”刘斌说。

  此外,我市已基本建成武清区大王古出入口、北辰区九园出入口,后续将与升级后的京津塘高速进行衔接,还将扩建东丽服务区,并新增武清区大王古服务区,进一步支撑周边区域产业联动。

  助力集疏港提速 区域公路网提质增效

  为有力推动交通强市建设,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通交通“大动脉”,基本建成全市“一带三轴两廊”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截至10月底,规划“九横六纵”高速公路网已建成88%,通车里程1358公里,路网密度位居全国前列,京津冀国省级公路接口达到49个,有力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目前,我市共有京津塘、京沪、京津等多条高速联通京津冀三地,还实施有22个重大项目,进一步推动公路网提质增效。

  “高速公路方面将着重‘补网强网’,不断提高通达性和韧性。同时,G95首都地区环线初步设计获批,津沧高速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备受关注的兴港高速也已全面进场施工。”市交通运输委建设管理处处长张鹏勇说,“作为天津港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兴港高速一端连接天津港北疆、东疆港区,一端连接京津塘、京津高速,京津塘高速改扩建后也可进一步满足新建线路带来的交通量增长需求,积极服务天津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张鹏勇表示:“希望能将此次改扩建工程打造成为新时代高速公路改扩建的标杆,更好服务京津冀,推动三地交通更加通达、要素高效流通及产业协同发展。”(记者 万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