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闪评 | COP30因各方分歧“拖堂” 达成共识难在哪?
2025-11-22 19:44:3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胡君颜

  原计划于当地时间11月21日在巴西贝伦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当天进入加时阶段。大会主席多拉戈呼吁缔约方团结协作,尽快就部分核心议题达成共识。

美联社关于COP30进入加时阶段的报道截图

  多拉戈当天在致辞中说,缔约方对COP30部分核心议题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在此关键时刻,各方需要展现合作与团结精神,推动达成共识,维护《巴黎协定》成果。

COP30会议现场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此次会议被视为全球能否将《巴黎协定》所设定的“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这一目标从科学共识转化为务实行动的关键节点。各方对COP30寄予厚望,希望大会成果能为下一个十年的全球气候治理指明方向。

会场外呼吁应对气候变化的横幅

  本届大会主要议程之一是推动实现去年巴库气候大会(COP29)设立的气候融资目标,即到2035年发达国家每年至少筹集3000亿美元及全球每年至少筹集1.3万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韩一元分析认为,各缔约方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路线图问题上以及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筹集资金方面存在分歧,是导致本届大会陷入僵局的主要原因。

  观点速览

  202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达成共识,各方要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在这关键的十年要加快行动。但是当时并没有制定转型的时间表和具体的实施措施。去年的COP29上也没有强化这一承诺。今年有一些国家采取比较激进的态度,要求必须将路线图纳入谈判成果。还有一部分国家希望不要明确承诺淘汰化石燃料的截止日期,各国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国情来自主选择政策和路径。

  另一方面还涉及到资金问题。到2035年发达国家每年至少要为发展中国家筹集3000亿美元资金,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议题。在美国缺席COP30的情况下,怎么去具体落实机制,发达国家要从哪些领域去动员到这些资金,发达国家内部怎么去分配责任,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和争议。

  继特朗普第一任期之后,美国今年再次退出《巴黎协定》,能源政策也出现倒退,本月更是有史以来首次没有派出高级别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气候大会。韩一元分析认为,美国的一系列行为对全球气候治理带来诸多消极影响。

  观点速览

  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历史累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的退出会对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产生非常大的直接冲击。本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缺口就很大,美国的缺席使得这一缺口更大,发达国家之间的责任分配也更难。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大国引领以及大国之间互相协调的全球行动,美国的这种不良示范会影响到一些国家的出资意愿和减排动力,加剧国家之间的信任赤字,使得本来就面对很多挑战的多边合作进程受到更大影响。

  由于气候谈判的复杂性,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拖堂”并不少见。在韩一元看来,只有各方搁置分歧、寻求最大共识,才有可能打破当前的僵局。

  观点速览

  这一次各方打破僵局的妥协方案,最有可能的还是暂时淡化或者搁置分歧,弱化一些强制性的语言,以一些较为模糊的原则性的政治承诺,尽可能地争取到各方的支持和接受。因为气候谈判的进程,本身就不是一路高歌猛进的,有些现阶段难以达成共识的议题,就只能留到下一次再继续谈判,这也是近些年来历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常的进程。

  无论怎样,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各国都面临着各自的挑战,特别是在美国缺席的情况下,这么多的国家愿意坐在一起去认真地进行谈判,本身就是大会的一个成功之处。

  来源:环球资讯广播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