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中国一直是德国的重要经济伙伴。尽管经济和政治关系发生了变化,但德国工业界仍然不愿放弃中国市场。”
近日,《德国之声》网站刊文,分析德国商业界对投资中国市场的看法,认为中国市场对德国来讲依然至关重要,与其“关闭市场”,不如提高自身竞争力,通过寻求变革来促进增长。
文章标题
文章说,对于众多德国企业而言,中国是开展业务的理想之地。长期以来,德国政府也完全接受并鼓励这一立场。
然而, 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近几年来,德国政府一直在谈论降低对中国市场过于依赖的风险。
几天前,德国财政部长克林拜尔率团访华并参加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他表达了德国的立场,同时也表示:“我们必须与中国对话。”
文章引用最新数据分析说,今年1月至9月,德中两国贸易额达1859亿欧元(约合2150亿美元)。中国再次超越美国,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工业界难以割舍与中国的关系,并不难理解。
几十年来,德国领先的工业巨头一直将庞大的中国市场放在优先位置,投资额居高不下。
文章截图
根据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占欧盟对华投资总额的57%,约占德国GDP的2.3%。数据显示,投资规模仍在增长。
德国和中国联系最为紧密的行业之一是汽车制造业。文章说,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如大众和宝马,多年来在中国投资并赚取了数十亿美元利润,尽管近期面临严峻挑战,但仍对在中国市场获得长期成功抱有希望。
宝马公司最近在中国沈阳市投资 38 亿欧元用于发展电池项目,该公司告诉《德国之声》,没有计划将业务重心转移到中国以外。
该公司发言人说:“宝马通过两家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并在那里运营着多家工厂。在中国这个我们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宝马奉行长期市场战略,并会定期进行评估和做出必要的调整。我们在该地区的业务活动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尽管中国市场对德国企业依然至关重要,但德国企业正面临来自各方面的财务压力。
文章说,自2019年以来,德国对华出口下降了25%,而随着中国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德国主要汽车制造商在华市场份额在过去几年也大幅下滑。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发言人说,虽然“汽车行业正在积极寻求并实施必要的去风险措施”,但去风险不应意味着“关闭市场”。
“最好的政策是尽一切可能促进企业选址、提升竞争力并推动增长。这不仅能增强谈判地位,还能促进国内投资和创新。”
来源 | 总台环球资讯
编辑 | 魏宇晨
签审 | 龚晨
监制 | 邹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