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了解到,今年前10个月,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已累计完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3.2亿亩次,无人机、北斗导航、智能监测等科技装备正成为田间地头的“新农具”。
科技赋能
全国供销系统全力保障农业生产
在四川成都天府新区的农田里,无人机执行播种任务。种子和肥料同播,单机日作业量达200亩。
四川省供销合作社成都东部天府粮仓技术负责人 李滨:现在种肥同播,一次性完成两道工序,均匀度达90%以上,确保每亩基本苗数精准达标。
地头的智慧监测站是这次播种任务的“指挥中心”,配合多光谱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构建起“空天地”立体监测网络。
在安徽阜阳颍东区正午镇,中国农资阜阳服务中心托管的1300亩高标准农田里,装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正在自动驾驶作业。
中国农资阜阳为农服务中心服务专员 闫满龙:确保不重播、不漏播,能够把握精准的作物行距,确保了我们一播全苗,做到齐苗壮苗。
今年秋冬种期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4600多家农资企业、1.7万个生产性为农服务中心、6.1万个庄稼医院协同发力,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各项需求。
优化服务
秋粮收购“上门办”“线上约”
当前秋粮收购正在抓紧进行,承担国家收储任务的中国供销粮油公司推出“上门验粮、线上预约、快速卸粮”等一系列便民服务。
在黑龙江省桦南县土龙山镇六合村,供销粮油的服务队直接把“验粮点”搬进了田间地头。这种“移动验粮+现场定级”的服务模式,目前已在黑龙江多个产粮大县推广。
中国供销粮油桦南有限公司经营科科长 宫本哲:两分钟内把水分测出来,我们多跑两趟,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切实实打通。
目前,供销粮油已在黑龙江、吉林、河南等粮食主产区设立收储库点近百个,累计收购秋粮100多万吨。粮食入库后,依托贯通南北的粮食大通道,快速调度至主销区与加工企业。记者在江苏响水港看到,两批新到港的粮食正在快速检测和分拨、发运。
江苏响水港生产组组长 顾海伟:效率比原先依靠单一的运输方式提升30%以上,也降低了综合物流成本。
供销粮油南京有限公司仓储部负责人 杨晓东:粮食到港以后,我们将通过江船转运和公路干线相结合的方式,迅速分拨至长三角地区加工厂和饲料企业,形成“北粮南销”的全链条高效衔接。
秋收以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全力做好抢收抢烘等产后服务。在山东、河南、安徽等黄淮海地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共调度履带式收割机、移动烘干机,帮助农户抢收1113万亩,烘干粮食191万吨。
两网融合
积极服务国家“两新”行动
在国家“两新”行动推动下,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让废旧家电、报废车辆、废旧电池等资源“变废为宝”。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中国再生资源集团经营运行驾驶舱,相当于在全国布局了“一张网”,给整个行业装上了指挥中心和智慧大脑,在北京总部可以看到黄淮海地区一个重要基地——山东工厂的实时作业画面,这样整个行业就会更加高效、精准和透明。
中国再生资源集团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 孔庆凯:“十四五”期间,我们建成了25个绿色分拣中心,布局了15个动力电池回收中心仓,在15个城市落地“两网融合”项目,线上的业务规模已经超过了500亿元。
2024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废旧家电规范拆解量达2805.4万台,约占全社会的31%。中国再生资源集团废旧家电规范拆解量达2590万台,稳居行业第一。在山东临沂河东、德州武城,新服务带来新变化。
在一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工人正对一辆报废的新能源车进行拆解。机械臂精准分离电池包,人工辅助回收铜铝材料。
武城县汇盈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负责人 孙中野:新能源车辆每辆车可回收150至200公斤锂电池,拆解后我们向车主出具“报废回收证明”,并按车辆残值支付相应款项。
随着国家2万元新能源车置换补贴政策落地,早期新能源车集中进入报废期。
武城县供销社办公室主任 刘俊伟:今年到现在为止,已经有近2万辆车到我们这里进行拆解,高峰时期平均每周能有一千多辆车。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的同时,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还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农村环卫清运网络“两网融合”。“十四五”期间,累计回收农村生活垃圾4128万吨,回收废旧农膜357万吨、农药包装废弃物近30亿件。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经济发展与改革部部长 马继红:到“十五五”末,我们将建设1万个标准化规范化回收站点,打造500个绿色分拣中心,织密城乡循环网,赋能绿色新生活。
(总台央视记者 王凯博 蒋树林 黑龙江台 阜阳台 临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