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视频丨神舟二十号舷窗的裂纹如何维修?后续还有哪些太空使命?
2025-11-26 19:14:2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韩基韬

  一艘正在运行的飞船舷窗突然出现裂纹,这艘“受伤”的飞船不仅没有提前退役,反而开启了全新的太空使命,您是否好奇,它究竟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变的?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原计划11月5日实施返回任务,但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的撞击,舷窗出现裂纹。面对这一突发状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部迅速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拍照判读、结构复核、仿真分析与风洞试验等一系列评估工作。经综合研判,指挥部作出决策:神舟二十号不再执行原定返回任务,转为留轨继续开展科学试验。这一转变,也推动了中国航天能力的进一步升级。11月25日发射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已经上行了专门针对舷窗裂纹的处置装置,为未来在轨维修技术的验证做好准备。

  神舟飞船的舷窗是由三层玻璃组成的:最外层防热窗负责抵御再入大气层时的高温烧蚀;中间层承压窗和内层防护窗,共同保证舱内气密性并防护空间碎片。

  这次舷窗的裂纹如何维修呢?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将会利用出舱活动的时机,对神舟二十号飞船前窗受损的情况再次进行检查评估。根据评估情况,维修可能会有两种方式:

  一是可能在舱外使用新型复合材料对外层玻璃进行修复试验。

  另外一种方式可能是从舱内实施结构加固与密封处理。

  即便外层玻璃在返回过程中无法完全承受高温高压,最内层仍可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此次应对,也意味着我国正在构建“撞击应对+在轨维护”的能力,为长期太空驻留积累关键技术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未来神舟二十号还将以“无人模式”自主返回地球。其返回后的科研价值不可估量:科研团队将会对受损舷窗进行撞击机理的“解剖调查”,分析裂纹扩展路径,检测隐蔽损伤。同时,经历撞击与长期在轨运行的关键设备的性能数据,将为后续“设备寿命预测”与可靠性提供珍贵依据。这些数据,无疑将成为新一代载人飞船防护设计的重要参考。

  从“载人使者”到“技术探路者”,神舟二十号的使命转型,展现了中国载人航天日益增强的系统韧性与创新智慧。这段从“受伤”到“重生”的太空征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航天的应变能力,更让我们感受到太空探索的无限可能。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