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人》网站近日刊文称,如今,智能对话机器人医生正迅速在中国各地涌现,中国的实践经验或将重塑全球医疗模式。
英国《经济学人》网站报道截图
文章关注到,中国正日益寻求通过高科技手段解决医疗问题。近年来,中国已开始大力推广远程医疗与人工智能技术。中国民众纷纷使用国内科技企业推出的在线问诊应用程序,通过文字或视频方式接受诊疗。
文章以一款应用程序为例介绍说,该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过去一年内活跃用户达2亿,日均在线问诊量超50万次。另一款应用程序官方数据显示,截至9月该平台已服务1.4亿患者,近百万名医生通过平台提供专业服务。
文章分析认为,这些举措有助于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农村居民也能便捷获取远方专家的诊疗资源。业内人士表示,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像中国这样全面接纳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远程医疗模式。
贵州“云端”诊疗让贫困地区民众同享优质医疗服务
文章还关注到,接纳人工智能健康建议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目前已有部分中国民众通过科技企业开发的聊天机器人等途径获得医疗建议。此外,中国政府正通过发展人工智能,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承载力和运行效率。今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专项规划,要求到2030年,基层诊疗智能辅助应用基本实现全覆盖。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基层医生能借助人工智能模型获取最新诊疗方案,将有效提升患者对该技术的信任度。这将促使更多常见病症在本地得到诊治,只有复杂病例才需转至大型医院,整个过程能够实现医疗资源优化。
广州一家企业生产的医疗机器人
文章最后说,中国在技术应用领域有跨越式发展的传统。以支付方式为例,当中国人告别现金时,并未经历信用卡普及阶段,而是凭借科技企业快速创新、政府积极鼓励、国民数字素质提升等多种因素,直接跃迁至移动支付时代。这种独特的要素组合同样有望推动医疗领域的技术变革。
来源:环球资讯广播
编译 | 王洹星
签审 | 王倩
监制 | 蔡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