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婧 综合报道
为期12天的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在摩洛哥中部城市马拉喀什举行。这是继本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后,全球首次召开气候变化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商讨落实这一协定的细节问题,各方均展现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和决心。但是,美国可能退出协定等不确定因素引起各方不安,要想全面落实各项承诺,缔约方仍需付出切实努力。
落实行动刚刚起步
全球197个缔约方、大约两万名与会者参与了本次会议。参会者以全会和分组讨论形式,探讨执行《巴黎协定》的技术细节,旨在进一步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同时制定发达国家履行每年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承诺的路线图。其间,各方还举行了《京都议定书》第12次缔约方大会和《巴黎协定》第一次缔约方大会。
7日,大会主席台上摆放着张贴笑脸的地球模型,现场的数千名与会者手持电子花灯,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和能源部长赛格琳·罗雅尔与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摩洛哥外交与合作大臣萨拉赫丁·迈祖阿尔交接了会议木槌。大会正式拉开帷幕。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帕特里夏·埃斯皮诺萨在开幕式上表示,本次大会将提供机会落实《巴黎协定》的目标和雄心。她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仍面临资金、技术等诸多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任务。
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主席迈祖阿尔说,希望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成为“行动的大会”,为未来奠定基础,展现各方决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挑战。
去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今年4月22日,175个国家正式签署《巴黎协定》。依照规定,协议正式生效并具有法律约束力需满足两项先决条件,即至少5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签署并加入,且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至少约55%。今年10月5日,《巴黎协定》达到生效所需的两个门槛,并于11月4日正式生效。
《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对2020年以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安排。协定生效之快,在全球治理中堪称典范,也表明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已成为全球大势所趋。然而,围绕如何落实《巴黎协定》,各方就一些技术细节仍存在分歧。譬如如何进一步明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以及资金支持应当如何核算等议题。
在15日的马拉喀什气候大会高级别会议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各国将《巴黎协定》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行动,尽早开始协定的落实工作。潘基文指出,《巴黎协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带来了新曙光,“现在我们必须将这些言辞转化为有效的具体政策和行动”,“行动越快,获益越多”。他表示,联合国将帮助各国执行《巴黎协定》,并再次呼吁发达国家展现领导力,按照承诺到2020年实现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的目标。
中国承诺积极务实
《巴黎协定》开启了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阶段。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采取有力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中方对下阶段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充满信心,愿同各方加强沟通合作,为构建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作出贡献。
自2015年12月《巴黎协定》达成以来,国际社会致力于推动协定尽快生效。中国于今年4月22日《巴黎协定》开放签署首日签署协定,并于9月3日批准协定。作为主席国,中国推动二十国集团首次发表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主席声明,为推动签署《巴黎协定》提供政治支持。本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表示祝贺。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率团参加了此次气候变化大会。马拉喀什会议期间,中方代表团表示,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将积极引导、推动谈判,围绕《巴黎协定》后续规则和程序制定等核心关切,与各缔约方共同努力,争取达成最大共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不会受外界干扰,将继续扮演“积极参与者”角色,同时呼吁希望发达国家展现领导力,兑现应对气候变化所做承诺。
代表团谈判代表陈志华说,会议开幕以来,中方深入参与各项议题谈判,涉及《巴黎协定》程序性和法律性安排、协定实施后有关后续安排,以及各方2020年前落实承诺的行动等。
中国在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提出,使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到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解振华说,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资源能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凸显。中国的国家自主贡献体现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承担合理国际责任的态度和决心。解振华说,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努力。中国愿意与各方合作,从绿色低碳发展中寻找合作机会与亮点。他提及中国将于明年设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希望可以与日本、韩国加强交流与合作,争取设立东亚次区域碳市场。日本与韩国环境部门负责人也都表示了在气候领域进行合作的意愿。
出席联合国马拉喀什气候大会的世界银行副行长劳拉·塔克11日说,中国向全球展现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世界银行将继续为中国提供智力和资金支持。塔克认为,中国在推动《巴黎协定》正式生效的过程中展现出引领作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所设定的目标“令人钦佩”。塔克说,从规模和潜力来看,中国碳交易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有助驱动投资决策和消费习惯向绿色转型。中国探索碳交易市场的努力可以为其他国家树立“典范”。世行将加大对中国的支持力度,帮助设立更加成熟的碳交易市场。
全方位国际合作
在马拉喀什气候大会上,各国政府广泛认为全球气候治理需要强有力的国际合作,大国应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为推动全球气候谈判、促进新气候协议落实等方面发挥引领性作用。
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和排放国,中美两国努力推动和落实巴黎协定中彰显大国责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也成为新型大国关系在气候合作上的体现。
出席联合国马拉喀什气候大会的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说,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中国和美国理应带头,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欧洲议会对华关系代表团团长乔·莱嫩11日在发布的新闻公报中表示,中国和欧盟在去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谈判期间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促进了《巴黎协定》的最终达成。他认为,欧盟和中国应充分利用马拉喀什气候大会的契机,进一步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合作。环境领域的合作将是促进欧中战略伙伴关系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莱嫩强调,欧盟制定的现有减排目标将不足以抑制全球变暖。因此,欧盟需对其气候政策加以调整,以便与《巴黎协定》的规定趋于一致。具体来说,这意味着需要加大减排力度,并明确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融资问题。
去年9月,中国宣布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在联合国马拉喀什气候大会期间,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受到联合国和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官员的肯定和欢迎,认为中国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是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履行国际义务的表现,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支持,也为各国做出了榜样。
解振华在气候大会“中国角”举行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上表示,建立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各方应当巩固互信基础,实现优势互补,建立沟通桥梁,把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朋友圈”做大做强。
他说,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南北合作相互补充。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愿与国际社会共同促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与发展路径创新。通过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中方将在发展中国家建设低碳示范区,开展适应和减缓项目,组织人员培训,赠送节能及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设备,支持编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规划,推广气候友好型技术等,为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国家和非洲国家等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
马拉喀什气候大会主席、摩洛哥外交与合作大臣萨拉赫丁·迈祖阿尔赞赏中国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通过项目解决实际问题,反映出南南合作务实的特征。
不确定因素仍存
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但多边谈判进程艰难曲折,各方利益博弈激烈复杂。目前,尚有超过1/3的国家仍未批准《巴黎协定》,一些发展中国家心存忧虑。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7日表示,他准备批准《巴黎协定》。杜特尔特此前曾公开反对。他认为这项协定将会制约菲律宾的发展。菲律宾仍在努力实现工业化,但那些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远超菲律宾。
杜特尔特如今表示,希望工业化国家兑现自己在财政上的承诺。他认为,如果大家都在协定上签了字,那么所有国家都应该切实遵守协定的各项条款。根据《巴黎协定》的条文,发达国家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谢极说,在围绕一些技术性和程序性议题谈判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呈现不同态度。他认为,只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才能体现各方利益。
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应承担更多义务。《巴黎协定》规定,发达国家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发达国家曾承诺,到2020年实现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应对气候变化支持资金的目标,但发达国家如何履行上述资金支持承诺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尚未明朗。
“我们希望发达国家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落实到位,让发展中国家看得见、摸得着,”解振华说,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在积极努力筹措资金,“现在的关键问题是,1000亿美元里面要区分清楚,哪些是新的、额外的、专门为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而不是重复计算的资金”。
此外,特朗普在马拉喀什气候大会召开之际当选下届美国总统,消息称特朗普将寻求捷径尽快使美国撤出《巴黎协定》,也为日后的气候谈判增添更多不确定因素。
按照协定,某个缔约方如果打算退出,需要等待4年。《巴黎协定》于11月4日生效,意味着特朗普需要等到下次美国总统选举前后,美国才能退出。
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13日表示,大多数美国人相信气候变化是事实并希望予以应对,奥巴马政府将在剩余任期内“竭尽全力”落实《巴黎协定》。克里呼吁特朗普不要退出《巴黎协定》。他说:“众所周知,竞选与执政之间有时会有不同。”
法国总统奥朗德15日马拉喀什气候大会高级别会议上,呼吁下一届美国政府尊重此前美国在《巴黎协定》中作出的承诺。他说,《巴黎协定》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和碳排放大国,美国必须遵守在气候变化方面已作出的承诺。这不仅是责任,也符合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美国人民的利益,因为没有一个国家面对气候变化能独善其身。
分析人士指出,《巴黎协定》的后续落实,还需要各方继续释放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政治意愿以及转变自身经济发展方式的智慧和勇气。为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付出切实努力。
(原标题: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落实《巴黎协定》开启细节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