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杨琼):中国民政部官员23日在北京举行的国新办政策吹风会上透露,中国将逐步提高农民低保标准,到2020年达到国家扶贫标准。该官员还强调,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平安过节。
近日举行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在23日举行的国新办政策吹风会上,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表示,此次会议明确各级财政要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中,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放在重要位置,确保政府这方面投入只增不减。要求做好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和残疾儿童保障,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宫蒲光表示,为保障好冬春困难群众生活,中央财政已预拨近920亿元人民币,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下一步,民政部将进一步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切实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特别是要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机制,防止物价波动影响困难群众生活。宫蒲光说:“加强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和服务保障,开展好走访慰问活动,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困难群众在寒冷的冬天里有饭吃、有衣穿、有场所避寒,使他们能够温暖过冬、平安过节,各项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低保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一项基础性民生政策,也是兜底的制度安排。据了解,目前中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6000余万人,城乡特困人员574万人。此前,中国政府曾提出实行农村低保兜底的脱贫,并提出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宫蒲光表示,民政和扶贫部门切实加大了工作力度,推动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工作顺利开展,低保兜底脱贫成效政策逐步显现:“去年中央财政安排低保补助资金较上年增加6%左右。另一方面,去年以来,我部根据中央要求,指导各地按照国家扶贫标准综合确定农村低保的最低指导标准,使农村低保标准持续提高。截至去年11月底,全国平均农村低保标准达到了3611元/人·年,同比增长17.8%。继续指导农村低保标准较低的地方逐步提高标准,到2020年达到国家扶贫标准。”
当前,在困难群众的各项工作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依然突出。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表示,要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衔接,拓展医疗救助对象的范围,为困难群众带来更多救助方面的帮扶。2016年1—9月份,医疗救助实施有5100多万人次,支出资金189亿元人民币。刘喜堂说:“把医疗救助对象从过去的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人员拓展到了其他低收入群体中的老年人、重病患者、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等。同时聚焦困难人群的重病和大病,提高救助水平,比如提高封顶线、最高救助限额和提高报销比例等方面也有一些要求。去年我们重点是在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文件中作了一些工作,推动文件能够落地。
对于民政部原部长李立国和原副部长窦玉沛被中央纪委审查一事,宫蒲光表示,目前没有新的消息透露。他强调,民政部新的领导班子严肃认真开展巡视整改,深入开展集中调研,强化机关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奋力开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