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天津1月24日讯(记者 范戴芫)南太平洋中取起一滴水,其中可能有来自北极冰川的水分子。同样,污染物散逸到空气中后,就很难再分清它到底来自哪儿。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和落实“谁污染谁治理”,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难点,也是治理好大气污染的关键。
中国经济网记者跟随“治霾·京津冀在行动”采访团走访调研时了解到,在“及时发现问题”、“落实主体责任”的工作上,天津有四级“网格员”。
什么是网格员?谁是网格员?
行政区划图上的市、区县、街镇乡、社区和村庄对应着“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上的四级网格,一级网格是市级的“大网”,向下行政级别递减,网格级数递增,社区和村庄是四级“小格”。“网格员”就是负责巡查和协助处理辖区内环境污染违规违法行为的人员。
天津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演示,向采访团讲解地图上的行政区划与治污网格一一对应。(中国经济网记者范戴芫 摄)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天津市环保专职网格员管理办法》得知,天津的市、区、街道三级网格均配有属于“政府购买服务”的专职网格员,且每个乡镇、街道不少于3名。专职网格员经培训后上岗,主要负责辖区污染源情况调查摸底、现场巡查、协调处置问题、及时报告情况、反馈整改情况等工作。
网格员是怎么工作的?
在天津,使用器械设备监测空气污染分两种情况,“企业等单位安装的是污染排放在线检测设备,街道各乡镇安装的是空气质量检测设备,空气质量检测设备是每个街道安装一个”,天津市环保局宣传教育处处长宋有武向记者介绍道。据了解,全市的燃煤、工地、机动车、工业企业等排污情况是重点监测的对象,监测数据与市环保局24小时实时同步。
记者在天津天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主控制中心拍摄到的,与天津市环保局和宁河区环保局实时同步的排污数据。(中国经济网记者范戴芫 摄)
天津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向采访团展示重点监测对象的实时监测情况。(中国经济网记者范戴芫 摄)
在天津市的“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上,可以随时调取、查看特定对象的排放数据和视频画面。每当系统监测到异常情况时,排除设备故障因素后,负责对应辖区的网格员会到现场进行排查,核实情况,进行后续处理。
天津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展示如何调看特定监测点的实时监控画面。(中国经济网记者范戴芫 摄)
与重点监测不同,基层的空气污染监控“主要靠网格员观察巡视”。“网格员发现问题后马上处理,然后拍照、定位,发送到工作群里,这样,什么问题、在哪儿、谁发现的、怎么处理的、结果怎么样,一目了然,出了问题能够落实具体责任”,宁河区副区长李海春说道,“这也能更好地教育群众,你说不是你弄的,照片和坐标在这儿呢。”随后,宁河区环保局局长杨景春向中国经济网记者展示了手机上的治污治霾工作群,群里不断有网格员上传照片、定位和坐标。
宁河区环保局局长杨景春向记者讲解:“网格员发现老百姓烧秸秆,马上扑灭,然后把照片传到群里。”(中国经济网记者范戴芫 摄)
宁河区清新空气行动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陈建洋向记者展示群里网格员发送的坐标定位。(中国经济网记者范戴芫 摄)
严格执法,换来空气质量改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执法问责方面,天津市实施各区按月空气质量排名并兑现经济奖惩,采取区域限批、电视公开约谈等问责措施,市政府12次约谈工作不力的区政府负责同志,各区对履职不到位的179个乡街镇进行了追责;环保罚款累计9234万元,查封、移送情节严重案件55个。在污染应对方面,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22次、75天,临时减排措施84天,实行清单管理,对143家重点企业、1226家一般企业、3007个各类工地和239个搅拌站逐一落实停限产措施。
通过几年的努力,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明显。2013年,天津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只有145天,2016年是226天,增加了81天。PM2.5年平均浓度由2013年的9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6年的69微克/立方米,下降了28%。污染综合指数,2016年比2013年下降了27%。
分辨出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来自哪里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每一滴水又确实有其源头。治霾是件“大”事,因为大气污染扩散快、影响范围广,需要协调联动,共同治理;治霾又是件“小”事,每一个网格对应着具体区域、具体人员,每一起违规排污事件也都由具体的人决定或实施。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严格治理的铁腕,牢牢守住每一个“小格”,空气污染治理就会一步步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