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本土化发展在泰国创造多赢局面(图)

来源:国际在线2017-04-20 11:02:24

图片默认标题

来自广东中山的联昌喷雾泵有限公司生产化妆品瓶用的喷雾泵,一名女工在检查产品。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李晓萍):在泰国东部海岸的泰中罗勇工业园里,有80多家中国企业,这些企业在泰国发展壮大,积极推进本土化建设,为当地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泰方合作伙伴说,中国企业的到来,带动了管理的进步和技术的提升,营造了多赢的局面。

  初到泰国投资的外国企业多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尤其是人员管理方面,文化差异常给企业发展造成困惑。和中国员工相比,泰国员工更在乎休闲和享受,跳槽更是家常便饭,这让不少企业颇为“头疼”。不过,去年刚投产的一家中国企业、联昌喷雾泵泰国有限公司这方面的烦恼不多。工厂厂长李军良说:“我们公司的流失率不高,工作半年的员工流失率可能一百个员工当中有三五个。我们都是按照泰国的法律执行,更主要的是,给的工资待遇比较好,另外,工作舒适,还给员工培训机会。”

  该公司办公室泰国员工杨健美也认为,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来投资的中国公司增多,给她这样会中文的泰国人更多选择。她说:“工业区环境都是很好的,对我是比较好的事儿,因为我会讲中文会比别人更好找到工作,会有更多选择。”

  杨健美来自泰国农村,她希望能在这里一直做下去。园区内,很多像她一样的工人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据了解,园区两万多名工人平均月收入达三千元人民币。

  泰中罗勇工业园的不少企业和项目都受到泰国政府的欢迎,享受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比较高等级的优惠政策。他们一方面积极扩大经营,一方面在“本土化”上下足了功夫,在自身取得新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泰国相关技术的进步,使泰国在居民就业、人才培养、技术转移等方面受益颇多。去年,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组件供应商天合光能在园区内投产,该公司总经理赵金强表示,本土化是公司的目标。

图片默认标题

联昌喷雾泵泰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赵金强说:“我们企业到泰国来,我们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扎根泰国。所以我们在本土化上是下了功夫的。泰国太阳能行业本身基础比较薄弱,当地的技术人才比较少,我们派了一部分有经验的人来,最终他们培养好当地的技术团队之后逐渐就会撤离,公司本地员工会达到93%、94%。”

  泰中罗勇工业园由两家民营企业,泰国安美德集团和中国华立集团共同开发建设,自2006年正式开建。目前,园区内的86家中国企业总投资额超过了25亿美元。泰中罗勇工业园泰方合作伙伴、安美德集团总裁邱威功说,中国企业在这里的投资创造了多赢的局面。

图片默认标题

江苏光伏企业天合光能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在忙碌。

  邱威功说:“中国的企业到这里来投资,使用本地的劳工和资源,帮助泰国本地和整个地区经济的繁荣,他们在这里带动了很多经济的发展,(注重)把品质和环保、管理搞好了,投资都是多赢的。我很有信心。”

图片默认标题

泰中罗勇工业园占地12平方公里,目前开发的一二期项目吸纳了86家中国企业。

  目前,罗勇工业园已经完成了一二期工程,第三期8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在开发,预计完成后可以容纳300家企业,为泰国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华立集团正在泰国建立东盟区域总部,推动中泰、中国和东盟之间科技、金融和人文资源项目的对接。华立集团东盟区域总部总裁刘文欣说:“未来十到二十年,可以预见,泰国也在不断提高他们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所以会有更多高科技的、高附加值的中国企业和大量的中国资本涌入泰国市场和东盟市场,因为泰国处于东盟的中心。”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资来源国,去年以来泰国政府也在加大力度吸引中国一些高科技来泰国落户,安美德集团总裁邱威功认为,未来中泰合作前景广阔。

  邱威功说:“过去十多年来的成功和发展,以及将来中国政府在东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去走,一定会发展,我相信会成倍地发展。成功之后,这对泰国和我们的邻国都有好处。”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