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数”说长庆油田高质量发展
2022-03-28 15:50:11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编辑:吴宇婷责编:赵春晓

  长庆油田对标世界一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油田发展,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探索石油生产企业新型工业化之路,向着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可持续、绿色低碳的目标迈进,高质量建成6000万吨特大型油气田,为保障国家油气战略安全走出了“长庆之路”。

  0.1毫达西和300万吨

  第一个数字,指的是长庆开发的页岩油储层渗透率已达到最低极限。与美国页岩油储层渗透率相比,长庆的致密程度堪称“磨刀石中的磨刀石”,开发难度更大。

  第二个数字,指长庆油田连续12年年均净增油气产量300万吨,相当于每年给国家新增一个中型油田。

  数字对比反映出长庆油气上产的艰难,也见证着长庆人攻坚克难创造的奇迹。

  长庆油田开发的是国际上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油气田,经济有效开发属于世界性难题。长庆油田的发展史就是与“磨刀石”较量的斗争史。安塞油田开发,先后历经8年艰苦探索;攻坚姬塬油田,曾5次无功而返;苏里格整装大气田向北京供气,经历了6年技术攻关;10亿吨级庆城大油田工业化开发,历时近10年。

  攻克特低渗、突破超低渗、解放致密气,长庆石油人在“磨刀石上闹革命,低渗透中铸丰碑”,将油田开发从10个毫达西推进到1个毫达西、0.5个毫达西,再逼进到0.1毫达西极限,开创了我国陆相页岩油效益开发之先河。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求“水涨船高”。新世纪以来,油气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目前,我们国家73%的原油依赖进口,天然气43%来自国外,油气供给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

  国家的需要,就是石油人的责任。近12年,长庆油田累计探明的油气储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和中国石油的“半壁江山”。年产油气从2500万吨攀升到6041万吨,累计生产油气5.92亿吨,相当于前38年总量的4倍。2020年,长庆生产的石油、天然气,占国内油气总产量的六分之一。

  在资源开发难度越来越大的挑战中,如何做到产量增长最快?我们自主创新打破国际石油公司技术垄断,掌握了水平井体积压裂关键核心技术,打通地下油、气渗流通道,实现了致密气、页岩油规模有效开发。这一时期,科研成果、发明、专利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先后有5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两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国家发明成果和专利2621项。

  石油工人有技术才更有力量,只有把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拥有快速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主动权。

  400亿元与3682亿元

  第一个数字,2020年长庆油田成本构成中的资产折旧高达近400亿元,给油田赢利能力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二个数字,是长庆12年贡献的利润总额,平均每年295亿元。

  油田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今天的每一分投资都会变成明天的成本,只有把建设成本控制在合理区间,才能为油田发展创造赢利空间。对于开发“三低”油气藏的长庆油田而言,尤其如此。

  低渗透油田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低成本。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油气行业先后经历了3次低油价运行周期,面对投资压减、油价下跌、生存面临危机的严峻形势,我们加快变革油田建设模式,拉动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变革,坚定不移走低成本之路,用低成本对冲低油价,油田发展实现了从量的增长到质的飞跃。

  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把建设成本降到最低线。我们让市场机制主导油气田建设,调集行业专业队伍、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在同区域展开公平竞争,加快了建设速度,又降低了成本。苏里格气田单井综合成本从1300万元降到800万元。我们用标准化设计统一油气田开发工艺、流程、地面工程标准,缩短了设计、建设周期,每年节约投资超过15亿元。仅“十三五”期间,百万吨原油产能投资下降16.84%,亿方天然气产能建设成本下降19.55%,累计控投降本、提质增效230亿元。

  创新油气开发模式,延伸效益生命周期。我们探索“大平台、丛式井、工厂化”建设模式,建成百万吨级国家页岩油开发示范区,水平井单井投资较初期下降1134万元。我们优化水平井布井模式,建成致密气高效开发示范区,拉动苏里格气田由“低产多井”转入“少井高产”时代。让致密气、页岩油不仅承担起上产6000万吨和“十四五”油气持续增长的战略接替区,还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叠加超低油价冲击,国际石油公司纷纷关井限产,北美地区部分页岩油气企业陷入亏损、破产困境,长庆油田压缩投资、控降成本111亿元,还贡献了270亿元的利税。

  在发展要素成本逐年上涨、国际油价低位运行的大背景下,长庆油田以低成本对抗低油价,实现利润连续6年位居国内油气田之首。

  8.8万口井和64万亩土地

  第一个数字,指的是长庆12年新建油气水井8.8万口。

  第二个数字,指这期间累计节约用地64万亩,相当于6万个标准足球场占地面积。

  8.8万口油气井,加上配套站库、道路、生产倒班点,至少需要100万亩土地。我们通过创新建设模式,实际使用土地36万亩。

  石油生产企业既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资源消耗大户”,如果采用传统的增长模式,新的土地政策根本无法支持油田发展。

  我们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西部大庆,按照集约化建设、内涵式发展理念,运用“丛式建井、井站合建、立体建站”方式,优化地面工程建设模式,节约土地资源。我们创新水平井平台开发方式,避开地面水源区、林缘区等环境敏感区,把地下数千米深处的油气资源开发出来。我们通过生产流程再造缩减建站规模,用一套符合地下油气开发和地面生产需求的标准,优化和简化开发工艺流程,让油气田建设按照“集成组装”的方式布局。我们自主研发应用了61类2800多台一体化数字控制橇装集成装置,把原来由注水站、增压站承担的功能,集中到数字化设备上,砍掉了50%的注水站和增压站。我们探索形成的页岩油开发模式,以最少的用地撬动地下尽可能多的储量,传统模式建设百万吨油田需要土地2300亩,如今我们只需建设15个水平井大平台,占地仅900亩。为了动用环境敏感区储量,围绕一个平台打更多超长井段水平井,目前一个平台部署31口水平井,最长水平段已达到5060米,创亚洲最高纪录,颠覆了传统石油开发模式。

  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本身就是创造价值,长庆油田通过探索实践,成功走出了油气开发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60%和1/4

  第一个数字,指天然气在长庆油气产量中的占比达到60%。

  第二个数字,指的是近12年长庆生产的天然气,占国内同期天然气总产量的1/4。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已成为民生的基本需求。对优化国家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受资源禀赋限制,我国天然气普及较晚,上世纪90年代后期陕京管道建成,新世纪之初西气东输通气,加快了国内天然气普及。随着下游用户需求增长,国内生产的天然气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气需求,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长庆油田始终把发展天然气作为保障民生的价值追求,在建设西部大庆中确保天然气持续稳定增长,连续11年保持国内第一大产气区地位。2020年生产天然气448.5亿立方米,如果全部转化成热能,相当于4个三峡电站当年发电量产生的总热量。

  长庆天然气起步较晚却后来居上,建成了安全稳定的气源地。1997年长庆生产的天然气进入首都北京,2010年产气量突破200亿立方米,跃居我国最大产气区之后,一路加速奔跑,2019年建成年产400亿立方米大气田。近12年平均每年净增长20亿立方米,在国内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中,担当着保障民生的“压舱石”作用。

  长庆天然气以气贯长虹之势,东输京津冀,西送陕甘宁,北上内蒙古,南下粤港澳,从“西气东输”先锋气到北京奥运圣火的圆梦气,从全国每年保供调峰到气化革命老区,已累计生产天然气3600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了5亿吨标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亿吨、有害悬浮颗粒2160万吨,在建设美丽中国中发挥着良好生态效益。

  我国已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天然气的需求仍将加快增长。我们规划“十四五”期间,将天然气年产量发展到500亿立方米,并保持长期稳产,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更强大的绿色动能。

  中国石油把绿色低碳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进行部署,作为全国最大产气区,长庆油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奉献更多清洁能源。

  20万人和6.8万人

  第一个数字,按照传统发展模式测算,长庆油气产量上到今天的规模,至少需要20万人。

  第二个数字,长庆油田通过数字化赋能,如今用6.8万人就实现了过去20万人承担的工作量。

  长庆油田勘探开发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面积。从2000万吨上产到6000万吨,产量增长了3倍,员工总量一直保持在7万人之内。在高度分散的工作区域管理好如此规模的大油气田,长庆油田如何做到增产增效不增人?

  早在建设西部大庆之初,我们就认识到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好生产规模扩大与用工刚性增长的矛盾,直接关系到油田发展质量,也影响到未来可持续发展。

  我们坚持“两化”融合,引进消化了上千项电子感应、信息传输、数字控制先进技术,集成创新应用到油气田开发产业链关键流程,强力推进信息化与油气生产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由理念倡导加速落地深耕,油气田数字化覆盖率达到96.7%,场站无人值守率达到80%以上,建成了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我们把千里油气区12万口油气水井、2800多座站库、8万公里油气集输管线的关键生产、管理要素,集中在鼠标控制下,让油气田的开发管理变成“精确制导”,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石油企业生产、管理方式,驱动长庆油田向新型工业化转型。

  平台资源汇聚能力的提升、数据驱动生产方式的形成,拉动企业数字化整体转型,尤其是在设备上云、APP研发使用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数字化赋能效应已延伸到油气田科研领域。我们建成的油气藏研究与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22款地质、油藏、开发专业软件的集成应用,构建了油气开发智能评价“数据湖”和“中央厨房”,实现了为600多个油气藏自动“把脉问诊开处方”,科研效率提升了30%~50%。我们将服务生产的上万台车辆调配纳入数字平台,通过手机抢单,提高了车辆使用效率,3年节约费用4.61亿元。我们还率先建成了国内油气田无人机巡线、机器人智能巡检示范区,把一线员工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我们通过全面建设数字长庆、智能长庆,实现了油气田管理模式的变革。只有依靠数字化智能化,才能实现扁平化,才能真正把用工总量控降下来,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本质安全水平。

  数字化与传统石油工业创造性融合实践,驱动油田生产方式、管理模式深刻变革,让长庆油田积累形成了未来油气持续上产、用工总量仍然保持不增的发展新优势。

  4970家企业和近100万人

  第一个数字,目前有4970家企业参与长庆油田开发建设。

  第二个数字,指长庆油田发展拉动了近百万人就业。

  长庆油田主动开放油气产能建设市场,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汇聚石油行业和民营企业共同参与、平等竞争,高效组织新时期国内最大规模的石油大会战,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培育和壮大了我国油气服务产业链。

  在建设西部大庆过程中,超常规发展形成的巨大工作量,依靠行业内力量难以消化。我们率先打破行业界限,引进社会钻井、压裂队伍,让民营队伍与国内专业队伍同区域展开竞争,加快了建设速度,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成本。

  得益于市场竞争形成的新局面,我们把油田辅助业务近3万名职工,全部转岗到采油采气业务,将地面建设、油气井维修等业务,全部让位于社会市场,缓解了因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带来的用工增长矛盾。

  民营企业已成为油田发展的重要力量,参与油气钻探、压裂等高端技术业务的民营企业占到60%以上。随着油气开发从超低渗向更难开发的致密气、页岩油推进,倒逼钻井队伍由二维水平井向三维水平井发展,压裂队伍由常规压裂向体积压裂迈进,甲乙双方深度整合,国企民企同台竞争,学习借鉴中加快转型升级。先后创造了亚洲陆上最长水平井水平段、最快水平井建井周期等62项工程新纪录,刷新了19项亚太及世界油气开发工程新指标,创造了“三个月建成一座联合站、一个月建成一座集气站、10天建成一座小型集输站”的国内新纪录。

  长庆油田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当地油气服务、工程建设、物流建材、绿化保洁、农贸餐饮等诸多行业繁荣发展,必将为国家“十四五”期间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出新贡献。

  数字是枯燥的,但也是生动的、形象的,更是有力量的。数字是具体的,也是有血有肉的,更是有灵魂的。用数字穿起来的故事,赋予7万长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记录了长庆油田高质量发展的奋斗足迹。这就是长庆石油人用初心和使命,书写在祖国西部高原大漠上的新时代画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