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描绘新图景 迸发新活力——天水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综述
2022-05-06 10:03:29来源:甘肃日报编辑:王奇英责编:赵春晓

描绘新图景 迸发新活力——天水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综述_fororder_天水1

  天水市的美丽乡村。

描绘新图景 迸发新活力——天水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综述_fororder_天水2

  清水农村公路建设。

描绘新图景 迸发新活力——天水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综述_fororder_天水3

  天水樱桃进入采摘季。 本版图片均由天水日报提供

  四月的天水,春意盎然、生机勃发。

  在麦积区南山15万亩花牛苹果产业基地,农民正在忙着剪枝疏花;在武山县龙台镇,金黄的油菜花竞相绽放,呈现出一片春和景明的景象;在张家川县木河乡李沟村合源种植养殖合作社,一排排标准化圈舍整齐排列,棚内饲养工人正忙着给牛羊喂草添水……融融春光里,一幅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画卷正在徐徐铺展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水市上下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聚焦深度贫困,举全市之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92.08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6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天水市乘势而上,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奋力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2021年,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41.14亿元、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34元、增长10.6%。

  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助推现代农业提质发展

  眼下,正是秦安县油桃销售的季节。走进刘坪镇杜寨村的油桃种植大棚,一颗颗娇艳欲滴的油桃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果农杜万红正忙着采摘成熟的油桃,红彤彤的油桃映红了杜万红的笑脸。

  经过采摘、分拣、装箱、贴标等一系列流程后,一箱箱包装精美的油桃将被销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随着栽培模式的创新和果树品种的更新,杜万红种植的油桃品质越来越好,销路也越来越宽。

  “在向市场要效益的今天,农业不提质增效,是没有能力在现代农业的‘航船’里乘风破浪的。”天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天水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鲜明标签。近年来,天水市坚持以建设果菜畜药高品质现代化特色农业先行区为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深入实施三年倍增行动,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思路,围绕果品、蔬菜、畜牧、中药材四大主导产业,目前已建成特色果品基地23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110万亩、中药材基地26.5万亩,六大畜牧产业基地也初具规模,畜禽饲养总量达1350万头(只),主导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20亿元。

  ——探索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骨干、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1+4”立体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589家、9526家、2344家。

  ——聚集农业产业链,按照“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建成各类果蔬保鲜库929座,年贮藏能力103.5万吨,培育出了众兴菌业、长城果汁、昌盛食品等一批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91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1%。

  ——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积极构建“‘甘味’品牌+市县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的三级品牌培育体系,创建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1个、国家果品标准化示范园4个、省级152个,“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个、企业商标品牌22个、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275个。

  ——按照“大流通、大市场”的农产品营销思路,通过政策扶持、内引外联,先后建成农业农村部定点批发市场4个,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47个、年交易额100多亿元。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建成县级电子商务中心7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13个、村级电商服务点2080个,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6.8亿元。

  以生态振兴为支撑,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春暖花开时节,走进武山县杨河镇杨河新村,灰白相间、造型别致的二层小洋楼整齐排列,宽敞干净、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上景观树随风飘摇,清澈的河流穿村而过,远远望去,诗意而美好。

  “抬头望去,是明媚的天空蓝,放眼四顾,是清新的生态绿。”杨河新村党支部书记杨映应感慨万千。

  为了把杨河新村建设成为“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之地,当地政府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现了村美民乐、河清岸绿。

  宜居宜业宜游,村美民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天水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人民群众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也获得了生态文明带来的“绿色福利”。

  坚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天水市持续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2021年硬化自然村道路760公里、实施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40公里,建成农村供水水源保障工程23处,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6.93平方公里、国土绿化16.06万亩。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也是加快构建和谐美丽新农村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天水市在全省率先谋划实施了总投资19.8亿元、覆盖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公厕改造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项目,建成垃圾焚烧站52座、垃圾压缩站106座、污水处理站69座,购置垃圾运输车401辆,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6.7万座、农村公厕2604座、生活垃圾填埋场10个、垃圾池(点)8694个,农村压缩式垃圾清运车和收集点实现全覆盖。

  启动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截至目前,完成示范村村庄规划编制162个,农药、化肥利用率分别达到40.3%和40.02%,废旧农膜回收率、尾菜处理利用率、畜禽粪污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3.39%、45.6%、78.1%、85%,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23个、市级30个、县级174个。

  以文化振兴为根本,提高乡风文明程度

  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乡情。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风文明便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之所在。

  近年来,天水市全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培根铸魂。

  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教育,持续用党的科学理论凝聚人心、滋润人心,是天水市不断提升乡村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数据显示,天水市近三年来共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读书会、党史学习教育“百名讲师进基层”等理论政策宣讲1.7万余场次,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示范街、主题广场、主题村镇等8000余处。

  在清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室外电子大屏上,滚动播放着全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个场景,不断有市民驻足观看。文明实践中的点滴故事,也正是通过这个大屏传到千家万户。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天水市先后建成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4个、村级实践站2837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服务点113个、行政村服务点2491个,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所有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了国家三级站以上标准。

  此外,天水市还统筹推进“三治”融合,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先后建立村公共法律服务站1662个、村调委会2493个,行政村共管共享理事会和红白理事会实现全覆盖。广泛开展“新农村、新风尚、新农民”“最美家庭”“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以及淳朴民风。截至目前,累计创建省级以上文明乡镇35个、文明村67个、文明校园59个,2021年评选天水好人71人,评选“五星级文明户”12687户、“新时代天水好少年”10名。

  以人才振兴为关键,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近年来,天水市着力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制定《关于加快推进人才振兴的实施方案》,重点加强五大类20支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战略。

  在天水市万亩苹果生产基地、优质玉米种植基地、蔬菜产业园等地,随处可见专业技术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或穿梭在田间地头,或埋头在产业园区,指导当地农户开展疏花疏果、精准施肥、技术培训等。

  让本土人才从幕后走到台前,正在成为天水市育才、用才、留才的新路径。去年以来,先后选派1187名科技特派员和85名“三区”科技人才深入基层,服务113个乡镇,建成科技示范基地23个,举办科技培训207场次,培训基层技术骨干445人、农民11246人次。深入实施乡村实用人才培育行动,先后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55期2099人、乡村旅游带头人和经营管理服务培训班4期200人、劳务品牌培训55期4850人、农村“双创”人才培训169期8462人次、电商培训103期4811人次,培训农民8.32万人次。

  位于天水市秦州区汪川镇南部、曾是贫困村的银河村,如今,在村干部和能人的带领下,大片曾抛荒的土地变成整齐有序的良田果林,越来越多农民返乡就近择业创业,村里呈现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目前天水市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已降至36.9岁、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降至39.9岁,2240个村实现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与此同时,还制定了《天水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细化“四抓两整治”重点措施,设立治理网格10261个,确定党员中心户30941个,选树全国、省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111个,培育省级标准化农村党支部104个。

  重任在肩担使命,砥砺奋进正当时。天水市将始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打造“果菜畜药高品质现代化特色农业先行区”的目标要求,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