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优化营商环境 激活发展动能】厚植发展沃土 激发经济活力——甘肃全力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综述
2021年甘肃省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91项,其中取消64项、调整14项、下放13项;
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过90%,80%以上的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企业投资备案类新开工项目落地最多90天,全省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新设立企业登记注册2天办结率达到99.34%;
……
近年来,甘肃省围绕解决企业诉求、群众需求,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打造让群众满意、企业家点赞的高质量营商环境。
高位推动,末端发力,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甘肃省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任务,成立了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下设开办企业、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等20个专责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组建市(州)、县(市、区)两级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协调联动、督促落实,推动跨部门改革事项协同高效运行。
甘肃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营商环境大会,坚持以制度集成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先后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若干措施》《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等制度性文件,不断健全完善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和具体细则,既为领导干部主动作为撑腰鼓劲,也为政商交往划出了“底线”“红线”。
在推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的实践中,我省聚焦企业群众关注的痛点堵点难点,通过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全域评价制度和开展营商环境明察暗访活动,倒逼问题整改到位,有效提升了企业群众的满意度。
聚力改革,倾心帮办,按下项目审批“快捷键”
如何破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事项杂、环节多、周期长等“老大难”问题?
近年来,甘肃省紧盯工程项目审批领域难题,强力推动工程建设领域改革,建成覆盖项目生成、立项用地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省、市两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
同时,科学设计审批流程、精简规范审批事项、部门协作并联审批,将审批时限由改革前的240个工作日以上压减至90个工作日以内,形成了包括53个一级事项的审批办理事项清单,实现了全省审批办理事项统一、动态管理。
2021年,兰州新区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一般交通项目、一般水利项目事项整合为49项、21项和22项,压减率分别达到28%、43.6%和35.3%;兰州市启用“建筑工程竣工联合验收专用章”,将原需要住建、水务、自然资源、人防4个部门出具的8个专项验收意见整合为1份《联合验收意见书》,实现了联合验收一站式办结。
各市州相继推出“项目管家”服务,以全方位、全天候、全周期的优质服务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兰州市成立了“小兰帮办”工程项目帮办代办组,深入项目建设单位和项目现场开展一线服务,指导项目单位备件和审批咨询,推动个性化问题高效解决。临夏州推出工程建设项目“一对一”保姆式全程帮办,项目单位可扫码查询审批进度,合理安排报批事项和报审时间,有效提高项目单位办理效率……
与此同时,甘肃省将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抓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优化发展环境的大平台、展现甘肃形象的新窗口和关系全省发展的一件大事要事谋划实施,对标国家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工作专班高效运转,相关部门争分夺秒,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持续推动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高标设计,统一规范, 搭建政府采购“云平台”
为打造高效政府采购平台,甘肃省充分借鉴外省先进经验,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模式,打造了集网上采购、网上监管、网上服务于一体的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有效提升了政府集中采购的监管水平、服务能力和采购效率。
平台采用“1+5+6+n”架构模式,“1”是指甘肃省政府采购网上商城统一管控平台,“5”是指商品库、供应商库、 价格库、采购人库、监管机构库这五个基础库,“6”是指平台管理系统、网上商城 (直购)系统、网上竞价系统、定点采购系统、统计分析系统、价格监测系统这六个子系统,“n”是指发挥若干个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特色场馆。
其中,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支持供应商注册、政府采购预算下达、合同备案公示和资金支付等业务操作的“一站式”“自主化”办理,实现从预算下达、商品上架、商品选购、电子竞价、确认订单、合同签订、履约评价、报表统计全程电子化的业务操作,大大缩短业务操作时间,提升采购执行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平台建成至今,已入驻采购单位889家,供应商720家,上架商品近32万种,累计完成15647笔线上交易,实现交易额近2亿元,有效提升了政府采购的便利化、透明化程度。
锐意创新,主动突破,探索内陆通关“新模式”
作为内陆省份,对外交易运输和贸易服务成本高、效率低,成为甘肃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制约因素。
去年以来,甘肃省聚焦企业生产经营重点需求和难点问题,主动研究“破题”方案。
针对金川集团公司提出的开展铜精矿“保税混矿”业务试点工作需求,支持金昌市政府、省商务厅联合兰州海关等单位,优化化工产品进出口检测模式,探索采用过程检验、比对实验等创新监管方式,加快企业出口产品检测的响应速度,提升检测效率;同时,探索推广“集中检验、分批出口”模式,极大降低了海关现场检验频次和重复取样次数,有效提高了通关效率。
为提升综合保税区内粮食加工企业供货能力,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创新“饲料加工全流程品质监测”新模式,以“每日取样、过程监测”的方式实现了“生产完成与报告生成同步”的良好效果,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和时间成本。2021年,综合保税区进口粮食同比增长36.1倍,加工出区饲料同比增长37.75倍。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全力打造企业发展沃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奋斗。(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立萍)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