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庐阳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老人在练习凤阳花鼓。近年来,该区加快建设与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先进的养老服务模式,先后获得“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全国老年工作先进区”“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 记者 徐旻昊 摄
6月19日,省中医院医联体专家合肥市五里墩街道工作室里,医生在为患者做诊疗。五里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省中医院首次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的线上同步门诊,通过该门诊平台,市民在家门口便可直接办理三甲医院挂号就诊,检查、用药都不再受局限。记者 程兆 摄
6月14日,怀宁县小市镇青年志愿者在打扫刚散市的农贸市场。该镇今年投资300万元建成1100平方米农贸市场,方便周边群众的生活。通讯员 檀志扬 张冰 摄
幸福生活离不开民生保障。多年来,安徽省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全国率先实施民生工程,持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升民生保障能力水平,增进百姓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强调,要进一步增强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像落实发展任务一样落实民生工作;2020年8月考察安徽时又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民生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坚持倾听群众呼声,连年开展项目公开征集,吸纳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民生领域服务项目,解决民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2022年,聚焦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新增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老年助餐、惠民菜篮子等项目,不断增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今年5月,我省发布《暖民心行动方案》,从“小切口”入手,针对就业、餐饮、停车、养老、托幼、家政等领域的民生问题,又提出一系列暖心举措。
扩容增效,护航重点人群就业
6月14日上午,一场国有企业专场招聘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办,全省99家国企参加招聘会,提供岗位2639个。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省内20余所高校、2200多名毕业生报名参加现场招聘。
“这是我近期参加的规模比较大的一次现场招聘会,在这里接触到很多企业,对即将毕业的我们来说很及时。”安徽大学大四学生李想告诉记者,她应聘行政或者人力资源岗位,已与多家企业进行了沟通,递交了简历。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前,安徽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平台发布的《2021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显示,近5年来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去年我省高校毕业生达35.03万人,超过70%的毕业生在省内就业。近年来,我省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多措并举缓解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压力,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强化困难帮扶。安徽省印发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实施方案,募集就业见习岗位,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就业能力。推进劳务品牌建设,畅通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鼓励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安徽省组织开展退役军人就业服务月活动,举办专场招聘会,拓宽就业渠道,精准提供创业指导、就业援助、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
在全省开展“2022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帮助服务对象了解就业援助政策措施,使其中有就业需求的人员都能得到就业服务、符合条件的都能享受就业援助政策,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今年3月,安徽省召开全省就业工作座谈会暨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研究安排2022年就业重点工作。安徽省将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着力扩大容量、保障重点、强化培训、提升服务、守住底线,坚持把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5月发布实施的《暖民心行动方案》,将就业促进行动放在首位推进。此后,安徽省出台《就业促进行动方案》,着力解决社区“三公里”内困难群体就业不充分、省域范围内劳动用工信息不对称等突出问题,为劳动者和用工企业提供更多暖心服务,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据了解,今年1月至4月,安徽省城镇新增就业25.9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9.97%,超序时进度6.64个百分点。
着眼“急难愁盼”,回应百姓关切
“前不久,村妇联主任上门发了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宣传资料,说这是今年岳西县实施的20项民生实事之一,要我们积极参加免费体检。”安庆市岳西县青天乡三槐村51岁的村民王大姐说,这次检查,她及时得到了治疗,避免了病情恶化。
同样受益于民生实事的还有87岁的铜陵市民谷金林。“由于一个人生活,以前我吃饭都是凑合,现在食堂饭菜天天换花样,可口、实惠。”近日,在铜陵市铜官区晖仁康复医院食堂,正在用餐的谷金林说,红烧鱼块、红烧肉、蒜苗肉丝、包菜粉丝,4个菜加米饭只要8块钱,他几乎天天到食堂用餐。
一次免费检查、一顿可口饭菜,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是关乎人民群众生活的大事。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多做群众天天有感的实事,为人民谋幸福。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年来,安徽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推进老年助餐工作,建设完善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设施,截至2021年底,全省建有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设施791个。出台《老年助餐行动方案》,要求2022年底,全省助餐服务供给能力满足不少于200万老年人的就餐服务需求。建立省市县联动、稳定增长、保障有力、动态调整的教育投入长效机制,健全各类公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和生均拨款制度,2021年新增幼儿托位3.2万个,完工公办幼儿园299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应助尽助”。
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发行专项债,引导市县和社会资本加大住房投入力度,2021年全省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5.3万套,基本建成13.6万套,农村危房改造7062户。引导居民通过直接出资、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让渡小区公共收益等方式,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改造老旧小区1332个。支持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培养、社区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网已经建成。
情系困难群众,兜牢民生底线
近日,在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枫庙村,村民田承兵在自家蔬菜基地浇水、施肥。去年4月,他听村干部介绍“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民生工程政策,6月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习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此后,整天在自家蔬菜基地忙碌着。
“种植蔬菜以前,家里生活很困难,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如今,普通蔬菜纯收入每年大约5万元,大棚蔬菜纯收入每年3万元,去年国家又给了4000元的产业补贴,一年有8万多元收入。”田承兵说。在政策帮扶下,他已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近年来,安徽省通过多个民生项目,扶持就业创业、给予各类补贴,为许多像田承兵一样的困难人群解决了生活难题。同时,还在补助方面给予帮扶。去年以来,我省积极修订完善低保、临时救助操作规程和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等制度规定,制定《安徽省低收入人口认定及救助暂行办法》等相关配套措施,提升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水平。2021年,我省下达省以上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77.8亿元,并对282.7万困难群众开展动态监测,确保应保尽保。
做好民生工作,要为困难群众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今年,我省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提出当居民消费价格单月涨幅达到一定标准时,将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补贴。全省城乡低保对象208.9万人、特困供养人员34.7万人,全省低保平均标准增长4.5%,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不断提高。
民生之事细如沙。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温馨的住所,一条好走的乡村路……事事连着千家万户,件件关乎百姓冷暖。安徽省将持续不断改善民生,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安徽日报 记者 朱卓)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