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罗平县板桥镇盘活零散土地、闲置宅基地——释放农村新活力鼓起农民钱袋子
俯瞰云上村民小组。
菜园、花园、果园“镶嵌”在一栋栋崭新的小洋楼间,构筑成一道道乡愁风景线……曲靖市罗平县板桥镇云上、维古等村民小组成为了新的打卡点。
“这些小洋楼曾经都是空闲的老房子。”站在“云上人家”客栈门前,云上村村民小组长周建友打开手机,翻出以前的老照片说,之前像这样的空房有6户,没人使用也没人管理。陈旧的老瓦房和蔓延滋生的杂草静静地守望着这片故土。
“云上、维古这两个村民小组都在‘金鸡峰丛’景区腹地,如何依靠景区资源带动农民增收,是板桥镇党委、政府的必答题。”板桥镇镇长钱聪林介绍,在探索过程中,板桥镇党委、政府把党委会搬进村组、邀请专家进村研究,探索出“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确定了打造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5类示范,以及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社会资本与农户利益、尊重农民愿望与推动农民现代化3种关系,建立一个以农民为受益主体的“531”云上花海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发展思路。2021年5月,罗平县古养小筑民宿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进驻云上、维古村民小组,云上花海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正式启动。
“云上村民小组共有67户村民,共流转空房2000平方米,流转闲置土地70余亩;维古村民小组共有54户村民,共流转空房1300平方米,流转闲置土地220亩。”罗平县古养小筑民宿管理有限公司经理李芸芸介绍,1年多来,云上村民小组已发展餐饮两家,住宿3家,可容纳400人;维古村民小组发展餐饮3家,住宿4家。除餐饮和住宿外,云上村流转土地用于种花种树,发展林下养殖;维古村流转土地种植紫苏、藿香、金银花、万寿菊等,打造药食同源基地。
“盘活沉睡资源,目的是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在收入联结方面有6个增收点。”钱聪林向记者算起了增收账,一是将村内空置房屋流转,二是土地流转,三是经营好家庭特色作坊,四是开办民宿、餐厅、酒吧、小吃店等,五是外来资本投入本村参与经营收益的10%归村合作社所有,六是财政资金独立投入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在分配联结方面,板桥镇还依托“智慧云上”小程序,通过公司及农户经营取得收益,按照不同业态类别提取收益的5%至30%,一部分用于园区日常管护,一部分用于年底分红。就目前情况来看,整个园区预计年收入将超过400万元,合作社每年可提取40万元以上,实现户均净增收2000余元。(云南日报记者 博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