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力推动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首届甘肃省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创新大赛决赛成功举行
“请中电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扶摇战队连线答辩。时间10分钟,评委提问5分钟。甘肃同兴智能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甘肃同兴智能队做准备。开始答辩。”
8月30日上午,由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甘肃省信创适配基地(九霄鲲鹏)承办的“首届甘肃省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创新大赛”在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留博园内拉开帷幕。
本次大赛设置数字政府、企业数字化、科技金融、高性能计算、初创企业5个赛道,来自省内外47家企业的80支参赛队伍结合方案创新性、技术领先性、商业前景、社会价值四大方向进行答辩,21位评委分为7组展开评审,并现场打分。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两个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为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信创产业规模达13758.8亿元。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四强”行动,为全省信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国内10余家信创龙头企业在省内投资落地,甘肃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兰州新算力中心等一系列信创项目建设运营,基于自主体系的信创技术和产品不断完善,形成了链主企业引领带动、成果转化共享、共性技术攻关等良好局面。省工信厅一级巡视员王海峰表示,省工信厅积极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全力推动甘肃省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甘肃省相关企业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信创应用加快向各行业领域纵深发展,满足用户对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提升全省关键软硬件供给能力。此次大赛将强工业行动与信创生态体系建设有机结合,是推动技术融通、产业融合的重要举措,也为软件开发者提供了一个互促互进的平台。
据大赛评委组组长叶弘介绍,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中电万维“小兰帮办基层治理平台”获得本次大赛金奖,甘肃环讯“住宅维修资金管理云平台”、兰州知行合越“西部智链”获得银奖,兰州大学“基于鲲鹏全栈的分子动力学应用”、万桥信息“疫情防控安全检查”、甘肃建投智能“BMI+智慧工地”、金川集团“数据可视化系统”、兰州宜元中林“智慧安防小区系统”获得铜奖,兰石集团“重装焊接数字化车间系统”、甘肃紫光“高等级公路ETC联网收费管理云平台”、甘肃华科“基于信创环境的远程视讯诊疗平台”等14个作品获得优胜奖。
信创大赛多方联手
探索模式创新发展
今年7月,以“鲲鹏飞天,展翅丝路”为主题的首届甘肃省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创新大赛全面启动,参赛作品覆盖了从平台到应用、从社会治理到工业生产、从能源数字化创新到医疗康养等多个领域,展现出甘肃省信创产业发展的良好趋势。为确保大赛取得预期效果,以规则答疑、信创性能调优和信创人才培养为主要内容,大赛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训练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深化创新培育,促使技术团队理论与实践融合共进,为甘肃省信创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省工信厅电子信息与软件服务业处负责人表示,随着5G、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自主体系加速融合,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用户对解决方案的需求度和迫切度越来越高,整体解决方案成为市场致胜的关键因素。本次大赛得到了广大信创企业和用户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案例创新性、自主度、实效性和示范性更加突出,产业带动效应更加明显,有效促进供需协同,进一步激发了产业自主创新活力。
今年,由省工信厅联合相关单位挂牌成立了省信创适配基地,聚焦适配调优、测试认证、技术攻关、应用推广、人才培养等能力建设,重点打造甘肃省信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全栈国产化方案,支撑全省信创相关项目建设,促进甘肃省各行业基于自主可控技术的数字化转型。“本次大赛旨在大力促进数字经济技术的发展,用技术创新和产业模式创新促进行业领域的产业升级,并通过大赛激励选拔一批技术人才,树立大赛创新成果标杆,实现鲲鹏技术应用和推广,培育鲲鹏产业链和创新链。”甘肃省信创适配基地(九霄鲲鹏)主任、甘肃九霄鲲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卫强说。
本次大赛汇聚了省内信创领域多方资源,为参赛者提供政策指导、技术支持等资源保障。兰州大学开源软件与实时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庆国说:“通过大赛可以培育一系列创新技术、创新产品,为推动鲲鹏产业创新发展增添新活力,也为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探索新模式。”
近年来,甘肃省已举办各类信创产业、人才活动30余场,吸引了国内120余家企业来甘肃省考察合作。信创产业是国家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本次信创大赛的成功举办,将有利于凝聚全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力量,为加速信创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和产业生态构建提供驱动力。(文 董乐)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