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云南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云南自贸区
怒江独龙江:红彤彤的草果 火红红的日子
2022-12-12 09:22:50来源:云南日报编辑:张科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独龙江:红彤彤的草果 火红红的日子

怒江独龙江:红彤彤的草果 火红红的日子_fororder_ca9

独龙族群众欢庆草果丰收

怒江独龙江:红彤彤的草果 火红红的日子_fororder_5fa

孔当大桥横跨独龙江

怒江独龙江:红彤彤的草果 火红红的日子_fororder_b32

加工草果

  午后,阳光洒满独龙江峡谷。村寨边,草木茂盛,农家庭院干净整洁。山坡沟壑,层林尽染,红彤彤的草果映红了一方天空。独龙江峡谷草果飘香,丰收的喜悦挂在独龙族群众的脸庞上。

  草果飘香独龙江

  清晨,孔当村村民肖成东正忙着晾晒刚采摘的草果鲜果,他是独龙江乡最早种植草果的群众之一。从试种一两亩,到现在的50多亩,10多年来,他家草果面积逐年扩大,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去年,肖成东家仅草果收入就达3万多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三年一轮回,永远种三样,三餐不变样。”肖成东说。十几年前的独龙族群众,土地每3年轮种一次,农作物只种玉米、芋头和洋芋,每顿饭几乎吃一样的菜。

  独龙江乡历届党委、政府经过无数次的农产品种植试验,最终根据独龙江特有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确定了以草果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当时,大家都不愿意去种草果。都在说‘不好好种粮食去种草果,一家老小吃什么啊?’”献九当村村民丁志华回忆,群众认为山上本就有野生草果,不认为草果有经济价值,更当不了饭吃。

  为此,老县长高德荣第一个“吃螃蟹”带头种草果。他在独龙江乡建立了草果种植培训基地,邀请专家现场把脉,自己一边摸索种植经验,一边教村民种植技术,还免费提供吃住,吸引村民来学习草果种植技术,并免费送苗给村民。

  巴坡村村民木利光当时已经五十多岁,但还是去高德荣的基地学了十多次,拿回种苗自己种。现在,木利光已经是村里的草果种植大户,一年仅草果收入就三四万元。

  “很感激老县长,若不是他带动,哪有现在的好产业、好收成。”木利光说,如今,草果已经遍布独龙江村村寨寨,带给独龙族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2012年初,独龙江乡通过挨家挨户动员,以免费发放种苗、送技术到田间地头等方式,以点带面、逐年推广草果种植,孔当村、巴坡村等5个村委会逐步实现草果种植全覆盖。

  “草果是我们的幸福果。”献九当村茂密的草果林下,村民方新明蹲在地上,用手机拍下红艳艳的草果鲜果,发到朋友圈。

  方新明从2011年开始种植草果,收成好时年收入可达六七万元。方新明说:“红彤彤的草果带来了红红火火的日子。家里什么也不缺,车子也有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巴坡村党总支书记木京龙介绍,经过几年努力,巴坡村草果种植面积达2.4万亩,人均草果收入超过5000元。去年,乡里支持修建了连接草果地到村道的生产路和溜索,群众上山管理草果、搬运草果更方便了。如今,巴坡村草果年产值已超过453万元,只有15户人家的斯拉洛村民小组种了近300亩草果,年产值达35万元,户均收入超过2万元。

  草果照亮幸福路

  草果采摘后,木京龙和乡亲们钻山林、进田间,伐除病残植株,维护田间生产便道、运输溜索,进行草果病(虫、草、鼠)害生态防治,为来年的丰收做好准备。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我们‘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现在,巴坡村有了增收致富的好产业,村寨越来越美,边境平安和谐,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木京龙自豪地说,红彤彤的草果,让家乡面貌一年一个样。

  “现在,独龙江乡已建成草果生产便道16条、生产溜索5条、生产便桥10座。”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委常委、独龙江乡党委书记和文宝介绍,当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和科技局正全力帮助独龙江乡开展草果提质增效工作,中交集团帮扶的现代化草果烘干厂已动工兴建,生产端在优化、加工端在完善,乡村振兴新征程里,独龙江草果产业发展长卷正浓墨重彩铺开。

  2021年底,独龙江乡草果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产值达2044万元,独龙族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全乡85%以上家庭拥有了机动车,户均存款超过5万元。

  寒风漫谷,独龙江两岸,一片片草果扮靓了群山,照亮了独龙族人民的幸福生活。每到草果收获的季节,独龙江峡谷一片忙碌,公路上满载草果的货车疾驰,江畔、路边草果堆积如山。2021年,独龙江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其中草果收入占了大头。

  瀚海春潮涌,风劲帆正扬。今天的独龙江乡,红红的草果成了独龙族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曾经制约发展的自然桎梏成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独龙江乡正昂首迈上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森林覆盖率达93%;边境线平安和谐,1142户群众和党政军警同心协力固守边关;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独龙族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保持在100%;富民产业遍布山野,发展了7万亩草果、738亩重楼、234亩灵芝,独龙族群众经济来源渠道越来越多;乡村旅游业方兴未艾,成功创建怒江州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5千伏联网工程投产运行,建成独龙族博物馆、乡文化站,有6支农民文艺演出队,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美丽庭院”“最美乡村”遍地开花。生活富裕、生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独龙江峡谷生机勃勃。(云南日报记者 李寿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