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让科技创新成为甘肃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2023-01-19 09:14:27来源:甘肃日报编辑:王奇英责编:尹红燕

  原标题:【两会聚焦】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保持在全国第二梯队;兰白自创区、兰白试验区创新引擎作用逐步彰显;技术合同成交额由163亿元增加到338.57亿元;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95户、国家级“小巨人”企业45户;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2%;29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奖;6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

  过去五年,甘肃产业动能持续增强、科技赋能提质增效、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科技人才荟萃云集,政府工作报告里这一串串沉甸甸的数字,让人信心满满,倍感振奋。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省两会上,围绕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等热点话题,代表委员们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大家纷纷表示,必须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以“强科技”为引领,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为突破,提高企业创新主体活力,聚力科教人才支撑,奋力推动甘肃省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近年来,甘肃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全省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断完善攻关指挥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项目凝练更加聚焦,科技资源投向投量更加集约高效。

  “我们坚持市场应用导向,不断强化企业创新联合体攻坚合力,有效促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链培育,在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取得一批产业化技术成果。今后,我们将深入实施创新平台培育计划、研发能级提升计划、急需技术攻关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努力提升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效能,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省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世荣说。

  “甘肃的企业有着很好的技术,也有很好的产品,在科技创新方面,甘肃的企业、科研单位、省属高校等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谈及甘肃科技发展,省政协委员、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红轩充满自信。他说,做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与甘肃的产业相结合,深入企业去调查“卡脖子”问题,将具体问题提供给科研院所或科研高校人员,进行专门的科研攻关,这样才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任何一项科研工作都是从基础研究开始,形成一项相对成熟的技术后才能进一步实现产业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省政协委员、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俊平说,要突破一项技术,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完善财政资金支持,强化原始创新策源新动力,适度超前布局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前瞻引领型、民生改善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提高企业创新主体活力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不断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要打造西北地区重要的科创中心,以强科技行动为牵引,提升研发投入强度,推进创新平台培育、研发能级提升、急需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翻一番。

  企业是推动创新发展的生力军。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是金川集团的研究中心,主要承担科技攻关、技术服务、工程咨询和产业培育、成果转化等任务。“为提高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我们持续加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国家平台建设和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关,通过创新联合体等机制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不断延伸产业链,培育新兴产业提高企业竞争力。”省政协委员、金川集团镍钴研究设计院副院长程少逸说。

  程少逸认为,提高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要在编制重大科技项目指南方面,与行业内代表性企业进行充分结合,吸纳企业高管和技术带头人参与规划或指南编写,精准对接企业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需求。

  作为一家能源科技型公司,兰州华能生态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度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目前公司共有专利160多项,成功研发节能产品40余款。

  “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在于企业的创新驱动力,尤其是产品的创新能力。企业要提高科技竞争力,必须实现产学研融合发展。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要结合起来互相赋能,新成果、新技术才能落地,才能转化。”省人大代表、兰州华能生态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李强说。

  省政协委员、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表示,将坚持聚力协同攻坚,持续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力,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

  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为提高科技人才培养力度,省科协积极发挥人才培养举荐表彰职能,2022年实施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对20名青年科技人才主持的项目给予立项资助;推荐18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参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国家级奖项;不断推动落实科协干部联系科技工作者制度,积极为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发挥作用解难题办实事,科技工作者获得感不断增强。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省科协将助推柔性引进人才力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院士工作站、协同创新基地和海智工作站。助力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全身心投入科技创新,扶持青年科技人才更好开展科技创新。”省政协委员、省科协党组书记包俊宗说。

  包俊宗表示,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把自主培养科技人才与送出去培养科技人才结合起来,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把优秀人才送出去培养,提高科研能力,增长见识才干。

  近年来,甘肃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结构趋于完善,人才素质持续提高,形成一批稳定支撑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省政协委员、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副院长花立民说,要重视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扎实做好科技人才引进培育工作,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多下基层搞科研,把科研论文写在陇原大地上。(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满福 张燕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